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4年12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视点
2014年12月12日

谨防冬天里的“一把火”

本文字数:4379

阅读提示

冬季是一年中最易发生火灾的季节。仅上周,我市就发生火灾20起,平均每一天近3起。而据市消防部门数据统计,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期间,我市火灾的发生次数都明显多于其它时段,占到全年火灾总数的35%左右。冬季火灾频发的客观因素在于天寒地冻,居民家庭用电、用气量增加,导致引发火灾的不安全因素增多,加上风干物燥,布料、纸张、木材等物品遇明火极易发生燃烧,并且火势蔓延迅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但人们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也“助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在刚刚过去的全市消防宣传安全月活动中,市消防部门就围绕消防宣传教育、火灾隐患自查、疏散演练和消防志愿服务等方面展开宣传,以期从意识层面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消防队员向环球大厦工作人员讲解室内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

王华操控着YT40型云梯,对个别高层被困人员实施救援。

本版文字  刘吟菊   摄影   王婷婷

冬日里,大火来势汹汹

12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市区江海南路的消防中队。当天下午2点01分,就在记者采访前不久,吕四港镇洋章村一村民家中厨房突然失火。“秋冬季历来是火灾多发期和重特大火灾高发期。”市消防中队中队长陈能华告诉记者,特别是在每年的12月、1月、2月,火灾事故一个接一个,多的时候,甚至一天就达到四五起。

陈能华打开电脑,登陆全国火灾信息数据库数据采集系统: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我市共发生火灾132起,死亡1人,受伤1人,直接财产损失达84万元。而市消防中队全年的接出警量在700多起,其中半数以上为火灾,大约370起。“这就是说,一年中,冬季火灾的发生次数占全年火灾总数的35%左右。”在陈能华看来,这一数据不容小觑。

究竟为何冬季火灾频发?通过对火灾信息数据的分析,记者了解到,在冬季火灾中,农村和城市居民住户火灾最多,垃圾、汽车火灾次之。从起火的具体原因看,电气火灾占到了火灾总数的五成以上,其次为生活用火不慎和吸烟引发的火灾。陈能华介绍,冬季火灾,特别是住户火灾增多,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气温低,家庭用电、用气量增加,引发火灾的不安全因素增多,加之空气干燥,布料、纸张、木材等物品遇明火极易发生燃烧,并且火势蔓延速度加快。”

冬日里,大火来势汹汹,我市消防官兵自然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上周,我市共发生火灾20起,平均每天近3起,开始呈现明显上升势头。”陈能华说,冬季火灾多发生在深夜,起火急、易扩散,耽搁一秒钟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没有任何理由,一旦火情出现,消防官兵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往处置。

干了13年消防工作,陈能华深知其中的甘苦。“消防兵最累的就是这几个月,火灾事故多,又天寒地冻。”陈能华说,救火时,水枪向着熊熊烈火扫射,也会打湿身上的防护服,冰冷刺骨。不过,尽管如此,面对救援,市消防中队24名官兵从未有过丝毫怨言。“这是身为消防兵的责任和义务。”

查主因,消防意识淡薄

虽然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但在陈能华看来,人们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也“助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据统计,80%以上的火灾都是由相关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漠视消防安全规定,缺少基本消防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等人为原因引起。

去年12月19日凌晨12点50分,发生在灵峰路685号的一起火灾事故令陈能华至今记忆犹新。起火点位于一机械公司的综合厂房。火灾原因很明确,沿街一家新开业的门市在燃放烟火爆竹时,火星不慎蹦溅到厂房二楼的仓库内,引燃了存放其中的纸质包装盒箱。

陈能华回忆,他抵达事故现场时,已是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该公司厂房二楼近千平方米已被大火吞噬,火舌不断从门窗往外蹿,正向上下层蔓延。

必须迅速控制火势!市消防指挥中心立即出动一辆车载式消防炮,对整栋厂房进行全面冷却,减缓扩散速度。与此同时,多台高喷车居高临下,从南、北、东三面,对火苗进行高强度扫射。40分钟后,明火终于被彻底扑灭。由于救援及时,该处综合厂房一层的成品仓库和三层职工宿舍并未遭受事故影响,但整个二层已焦黑一片,近万吨包装盒箱付之一炬。

陈能华告诉记者,正是在冬季这个最易发生火灾的季节,人们的防火意识尤其薄弱。“天气一冷,人容易产生惰性,对消防安全更加不上心。”陈能华有些痛心地说,以该机械公司的火灾事故为例,假如,仓库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意识,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在烟花爆竹燃放后,立即对仓库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实际上,对于消防安全,不只企业容易疏忽大意,普通居民同样不够重视。每年市消防中队都会处置不少因电热毯使用不当而引发的火灾事故。陈能华表示,一些居民对有可能导致火灾的因素熟视无睹,思想麻痹,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是家庭火灾频发的主观原因。“在我市上周发生的20起火灾事故中,因居民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占了大多数。”陈能华透露,虽然事故都不大,仅从这几天的火灾数量看,今年冬季的火灾发生频率有可能高于往年。

安全弦,时时刻刻绷紧

上周三早晨8点半,市消防中队全体官兵驾驶着3辆消防车,抵达位于闹市区的启东第一高楼环球大厦,展开高层火灾事故模拟现场演习。记者到达时,25岁的中队长助理王华正操控着硕大的YT40型云梯,对个别高层被困人员实施救援。只见他仰着头,不断拨动按钮,调整云梯的高度和方向。“虽然是演习,可也容不得半点马虎。大火不留情!”完成一套动作后,王华跳下操作台,对记者说道。

记者了解到,类似的演习,市消防中队每周都会举行2~3次,主要在消防安全重点二级以上单位,以及一些人流量较密集的地方进行。演习过程中,除了模拟事故现场救援,消防官兵还会详细讲解燃烧常识、火灾的形成、初期火灾的扑救、火场逃生等有关消防常识。陈能华说,虽然平常的救援工作已十分疲累,但作为消防官兵,仍希望尽己所能,防患于未然,“圣诞、元旦、春节将至,各大商场、酒店、娱乐场所、车站等将迎来人流高峰。正值火灾多发期,我们消防部门计划开展平安专项行动,坚决预防和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冬季防火安全弦不可松。市消防大队参谋长朱健健告诉记者,1992年,公安部发出通知,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消防宣传日”,11月为消防宣传月。这是因为,11月份开始步入冬季,迎来火灾多发期,尤其需要提醒市民和社会各个单位做好火灾的防控工作。每年的这个时候,市消防大队都会策划开展一系列的消防宣传活动,唤起全社会认清火灾危害,重视支持和参与消防工作,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今年也不例外。11月9日当天,市消防大队就围绕“找火灾隐患,保家庭平安”的主题,在市区永安广场进行宣传。

冬季防火,特别是冬季家庭防火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朱健健说,首先要重视家中电气线路的铺设和安装。电线接头要符合安装标准,不能贪图便宜,使用伪劣电器元件;其次,消防安全疏散设施功能要保证。保持气窗通风,不遮挡消火栓、火灾报警探头等消防设施;再次,离家时,要养成随手关闭电源的习惯,谨防设备受潮导致短路,发生火灾等。

 

链接

引发家庭火灾的七大原因

1.用火不慎。麻痹大意、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极易引发火灾,例如使用炉火、灯火不慎;在床上吸烟;乱丢未熄灭的火柴、烟头,易引发火灾。

2.用火设备不良。如炉灶、火墙、火坑、烟囱等不符合防火要求,靠近可燃物或因年久失修、裂缝漏火,极易引起可燃物起火。

3.电器设备安装、使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如电气设备及其安装不符合规格、绝缘不良、超负荷,可能发生电线短路。在电灯泡上罩纸或其他可燃物,乱接乱拉电线,忘记拉掉电闸或关闭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等,都容易造成火灾。

4.小孩玩火。如小孩玩火柴、打火机,吸烟、烧纸、在易燃物附近放鞭炮,不仅容易引起火灾,还容易造成伤亡事故。

5.自燃起火。浸油的棉织物,新割的稻草和谷草,潮湿的锯末、刨花、豆饼、棉籽、煤堆等如通风不良,积热散发不出去,易自燃起火。

6.爆炸引起的火灾。如某些受压容器、电气设备爆炸,往往会造成重特大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

7.气体泄漏。为了保证室内温度,许多家庭密封了阳台和窗户,一旦出现煤气、液化气泄漏,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的五大逃生要诀

1.要保持冷静,先观察火势,再选择正确的逃生方式。

2.进入公众聚集场所时,应首先观察和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向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方向逃生,疏散时,要服从工作人员指挥,分流疏散,避免争先恐后朝一个出口拥挤而堵塞出口。

3.要学会利用现场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逃生,如将毛巾、衣服用水浇湿,作为防烟工具捂住口、鼻;把被褥、窗帘用水浇湿后,堵住门口,阻止火势蔓延,利用绳索或将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结绳自救。

4.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场所,如到阳台、楼层平顶,发出各种呼救信号并等待救援。

5.在逃生过程中要防止中毒。公众聚集场所有些部位在装修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海绵、泡沫塑料板、纤维等装饰物,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在逃生过程中,应用水浇湿毛巾或用衣服捂住口鼻,采用低姿行走,以减小烟气伤害。

 

莫让消防设施成摆设

上月底,世纪家园77号楼一住户家中突发火灾,由于室内消火栓断水,消防队员只能现场外接水管,利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几天前,市区一居民楼忽然冒出浓烟,而狭窄的消防通道被私家车停得满满当当,消防队员无奈带着设备和水带下车步行救火……

实际生活中,类似消火栓无水、消防通道被侵占、水带接口与水带连接不牢、灭火器失效、报警系统瘫痪等状况屡有发生。而笔者了解到,几乎所有的机关、企业、学校、商场、宾馆、住宅小区等在新建时都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进行了消防设计,并配备有专门的消防设施。但重“建”轻“管”,一旦通过消防验收、取得消防许可证之后,消防设施就被当作闲置之物。正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养护,加之人为损坏的情况,不少消防设施沦为摆设,埋下了消防安全的隐患。

一直以来,市消防部门十分重视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顿工作,尤其是在冬季火灾易发期。今年1~10月份,市公安消防大队共检查单位2197家,发现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1832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1800处。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多数时候,执法人员一走,违规情况又“死灰复燃”,消防设施沦为摆设的情况仍普遍存在。

笔者认为,让消防设施真正发挥作用,切实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是关键。现实当中,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不足是不争的事实。个别人甚至认为,火灾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消防设施的存在是一种资源浪费。殊不知,消防安全的关键在“防”,然后是“消”,只有防消结合才能有备无患,有效地减少或避免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每个市民都应牢牢树立“防火靠大家”的安全意识,自觉维护消防设施,不因小小疏忽,耽误消防大事。

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相关部门应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引导,加大对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让每一个人都熟悉各类消防设施的作用、重要性及其使用方法,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自觉维护公共权益。

火患猛于虎,安全重如山。消防设施可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唯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管理中,时时保持消防设施的有效性,使消防设施不至沦为摆设,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然。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