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明”路灯照亮出行路更暖居民心
今年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加速了灯具老化,也增加了设备故障率。为守护市民夜归路,我市路灯养护队伍加大夜间巡查力度,让600余盏“失明”路灯“复明”,确保亮灯率始终维持在98%以上。(9月17日本报2版)
入夏以来,市住建局聚焦群众夜间出行需求,加大了学校周边、商业广场、汽车站、火车站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和检修频次,重点解决路灯“失明”和“眨眼”等问题,路灯“复明”,不仅照亮了城市的颜值,更消除了市民夜间出行安全隐患。
一直以来,重点区域和城区背街小巷的照明问题是困扰居民的“心头事”。由于历史遗留、资金短缺、管理权责不清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少地方存在照明设施缺失、线路老化、亮度不足等问题。每到夜晚,昏暗的巷道不仅给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更埋下了跌倒、碰撞等安全隐患,加之原来的路灯运行系统存在“人工巡检效率低、故障响应慢”的痛点,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及出行安全,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短板。
摸清现状是消除城市照明暗点盲区的基础。首先要对重点区域、老旧城区开展照明现状调查,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造或检修规划。比如对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照明薄弱区域增加路灯数量、优化布局,提高照明均匀度。
要加大巡查和检修频次,对老旧和老化路灯进行节能改造,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慧照明系统,在路灯上安装传感器和智能设备,让路灯具备智能调光、故障预警、远程控制等功能。要常态化加大巡查与维护力度,建立“早发现、早处置”安全隐患预警机制,依托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工作流程,确保市政路灯设施高效稳定运行。
城市照明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是消除城市照明暗点盲区的重要力量。要通过媒体、社区宣传等渠道,向市民普及照明知识,让市民了解照明设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照明设施。还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结合居民出行习惯和道路实际情况,征求专家、市民意见,科学规划路灯安装位置和高度,确保照明效果最大化。
一路一灯总关情,照亮群众出行路。让我们以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切实解决好群众夜间出行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民生温度照亮城市的每个角落。
张裕新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