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干部善“养气”方能“成器”
民谚“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比喻的就是农村工作之现状及日常事务之繁琐、村级干部之忙碌。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事在人为,借用一个“气”字,来体现农村干部心情、心境,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看不少先进村庄,干部争气,事业有成;干部正气,一呼百应;干部灵气,排忧解难;干部锐气,旧貌焕新;干部勇气,攻坚克难,干部骨气,刚正不阿……
与之对应的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实事推进迟缓干部受气、项目建设受挫干部叹气、好心办砸好事干部憋气、遭受乡亲误解干部生气、应对复杂矛盾干部泄气……
另外,亦有极个别农村干部缺失理想信仰、甘于腐化堕落,这些人见了权贵低声下气、遇有吃请沾染酒气、对待群众自命神气、遇到挫折垂头丧气、拉帮结伙乌烟瘴气……
可见,一“气”之下,折射农村干部不同的精神风貌和事业成果。也反映出少数领导机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危害,如政策脱节干部来气、任务繁重干部怒气、规矩繁多干部冷气、无谓考核干部怨气等。
上述不同之“气”,“正气”“负气”及至“邪气”泾渭分明,若正气形不成风气,负气、邪气便有可能演化为“戾气”,侵蚀干部意志、损害干群关系、拖累乡村振兴、影响社会风尚。在少数地方,这一状况或多或少存在,已产生较严重后果。
解决农村干部“气”不顺、不畅矛盾,除需干部确立信念志气、勇于担当争气,亦需上级机关及领导干部接地气,优化激励机制、营造褒奖氛围、严格奖惩分明,还应大刀阔斧减轻基层负担、严防政策走样、避免无谓考评。亦要整肃腐败干部、惩治害群之马、消除歪风邪气。
村干部接招上边“千条线”,投机取巧、阳奉阴违、表面文章是歪门邪道,唯投身事业充满朝气、带领群众一身正气、树立形象彰显硬气、直面歪风侧漏霸气……打铁先要自身硬,当村干部,就得要有这样激情豪气。
激励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绝不能让他们再夹在上级与群众之间两头受气。扬正气、鼓勇气、消戾气、除邪气、添朝气、足元气,相信有了这样的气场,农村干部定能作为更大、业绩更丰。
姜斌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