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8月29日

引进良种、推广良技、全程机械、干鲜两收,我市多措并举破解大豆低产困局——

千亩豆田结“金果”

本文字数:1019

本报特约记者 姜斌 通讯员 张佳新

连日来,“秋老虎”持续发威,南阳镇东南片区的连片青收毛豆田头却热闹依旧。省沿江地区农科所的专家们顶着酷暑,实地考察调研该所研发的早熟品种“苏新6号”毛豆的品质、产量与收成情况。

作为今年南阳镇的主推品种,“苏新6号”推广面积超1万亩,亩均毛豆荚产量突破1600斤,净收入达1500多元,较老品种分别增产300斤、增收400元;与秋熟传统干收大豆相比,每亩净增收超800元。这颗小毛豆变身“金豆豆”的背后,正是“苏新6号”这样的优质种子发挥关键作用。借着我市成为“全国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的东风,入夏以来,全市已上市以“苏新6号”为主的早熟鲜收菜用毛豆3万多亩,为农户带来5000多万元净收入;另有29万亩在田大豆长势喜人,丰收在即。

我市常年大豆种植面积超30万亩,是全省大豆主产县(市)之一,但过去受人工耕作、自留用种、集中秋收、零散种植、粗放栽培等因素制约,大豆产量、质量与效益始终不尽如人意,干收大豆平均亩产长期徘徊在140公斤左右,农户常感叹:“大豆年年种不少,收成就是上不去”。

为破解这一困局,我市积极争取,于2024年5月被省推荐增补为“全国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尽管备耕播种时间仓促,我市仍快速部署培育13个千亩丰产方、29个百亩攻关田,辐射带动1000余种植大户、覆盖34万余亩种植面积。成效立竿见影——2024年全市25万亩干收大豆亩产超150公斤,实现显著提升。

“今年大豆长势明显好于往年,不仅播种一次全苗、壮苗率达98%,坐花成功率也高于上年。”市农业农村局作栽站站长董芙蓉分析,除了农户赶在“梅雨”前及时播种、入夏后未遇大的雨涝等天时因素,引进的高产良种展现出超预期的耐高温、抗干旱能力,加之科学培管技术的应用,共同促成“全苗”“壮苗”的良好态势。

为构建“农机普及、良种推广、科学栽培、绿色防控、干鲜并举、富民增收”的全域丰产格局,我市双管齐下:一方面突出“优选品种、全程机械、干鲜融合”,另一方面强化“适时抢播、增密调控、绿色防控”。今年我市共谋划实施15个丰产“千亩方”、37个“百亩田”,辐射带动大豆种植超7万亩;引进推广“通豆13”“菏豆33”“苏新6号”等适配不同时段的高产优质品种,优质良种覆盖率达99%。

同时,我市大力推广大豆绿色防控技术与适用肥料,改变传统“重种轻管、随意用肥、被动防病治虫”的模式;通过农户自筹加财政奖补,普及适用农机,实现干收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鼓励有条件的主体通过适时早播、鲜收毛豆提升效益。此外,专门建立的两个大豆百亩“四良技术”深度融合示范主体,为全市“全国大豆县”项目筑牢丰收根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