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海交汇万象新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全省党报启东行调研采风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袁嘉璟 宋佳琳 陈冬芷
潮启江海,破浪前行。7月9日至11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全省党报启东行调研采风活动举行,来自新华日报、现代快报、南京日报、无锡日报、扬州日报等主流媒体的30余名记者齐聚启东组成“追光团”,先后来到圆陀角旅游度假区、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海工船舶工业园、吕四港区镇等地,用脚步丈量发展热土,以笔触记录奋进故事,激情探寻和深刻揭示启东高质量发展密码。
3天时间里,采风团成员既看到了江风海韵绘就的生态画卷,也触摸到了大国重器跳动的创新脉搏,更感受到了向海图强的澎湃动能。这座兼具“颜值”与“实力”的城市,正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全速奔跑。
感受文旅“出圈”
江海交汇,必有气象万千。站在江海文化景观大道“大江之委海之端”观景平台放眼望去,长江、东海、黄海在此交汇的磅礴气势尽收眼底,浑黄的江水与蔚蓝的海水泾渭分明,三水交汇,成为绝无仅有的景观。采风团成员被眼前三水交汇的壮丽景象深深震撼,水天相接处泛起层层波澜,他们放飞无人机,从高空俯瞰这一自然奇观。“太壮观了!”南京日报都市圈新闻部主任尹丽君赞叹道,“三水交汇的磅礴气势,完美诠释了‘江海明珠’的独特魅力。”在双色海景区,一道蜿蜒的长堤将海域分隔成泾渭分明的两种景致:堤外黄浪翻滚,奔腾不息;堤内碧波荡漾,宁静如画。大家各自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以独特的双色海为背景合影留念。尹丽君一边调整拍摄角度一边说:“刚到启东就感受到这里的蓬勃朝气,今天亲眼见证双色海的奇妙,更觉得不虚此行。”
圆陀角位于江苏最东端,奔腾的长江由此入海,是江苏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湛蓝的大海与绵延的海岸线,构成独具特色的“碧海银沙”。大家纷纷举起相机,用镜头捕捉潮起潮落间的灵动,定格天地交融的壮阔。“在这里漫步,感受海风拂面,整个人都放松了!”现代快报社南通新闻记者花宇表示,“启东文旅资源得天独厚,碧海银沙不仅风光旖旎,更打造了丰富多样的体验项目,景区活力满满,吸引力十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7月9日晚,启唐城古韵悠扬的街巷两侧,灯笼次第亮起,沿着石板路漫步,从互动式歌舞快闪到非遗打铁花演出,惊喜无处不在。“这种沉浸式体验特别有代入感!”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团委书记、新媒体中心副主任张胜杰感慨道。他清晰地感受到,近年来,启东通过创新文旅场景、打造消费新热点,正持续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领略向“新”发力
7月热辣的阳光倾泻在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的钢铁丛林间,机器轰鸣与焊花飞溅交织成一曲工业交响乐。10日下午,采风团走进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看到一幅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壮阔图景——数艘液化气船如巨人般矗立在船台上,从钢板切割到分段合拢,从设备安装到外舾装涂装,每一道工序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高耸的龙门吊在空中划出优雅的弧线,工人们的身影在钢铁骨架间穿梭,整个厂区仿佛一个精密运转的生态系统,向采风团展示着“大国重器”诞生的全过程。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它展现出的硬核实力让采风团成员赞叹不已。这家专注于液化气船、液货系统及海上风电装备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是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的重要承担单位,更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海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创新平台,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企业持续在材料研发、工艺改进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深耕细作。
海风轻拂中,采风团成员纷纷举起相机、放飞无人机,镜头里捕捉的不仅是钢铁与火焰的碰撞,更是“中国智造”跃动的脉搏。“太震撼了!这些高端装备的制造过程,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船舶工业的想象。”宿迁市新闻传媒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侯苏雨一边记录一边感叹。从智能化钢板切割到精密焊接,从核心设备安装到数字化检测,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科技创新的力量。“在这里,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每一道焊缝的精度、每一台设备的效能、每一艘船的竞争力中。”侯苏雨的话道出了采风团成员的共同心声。
见证向海图强
晨光破晓,海风猎猎。7月11日,采风团来到吕四,触摸这片热土向海图强的澎湃脉搏。在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采风团成员们被眼前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所震撼。这座江苏省首个利用5G技术实现港口全自动化作业的码头,包括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泊位长度1368米。瞄准“世界一流港口”目标,昔日渔港正化身通达世界的枢纽——智能系统指挥若定,集疏运网络高效联动,将“启东制造”直送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全球市场。码头盛景令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刘兰明感叹:“1994年夏天我就曾来过,曾经的海滩已如一张白纸绘就出如今世界级的现代化港口,真正书写了向海而兴的硬核篇章。”
启东电动工具产业历史悠久,如今全市共有90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覆盖原材料、零部件、整机生产的全链条生态。采风团一行走进江苏省东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车间,只见机器人机械臂来回摆动、快速运转,各类电动工具整机及定子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不断“流”出。这家三十载持续深耕的行业翘楚,凭借不断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的脚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硬核产品勇闯全球蓝海,产品远销东南亚、南亚、中东非及欧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看着“流畅”的生产场景,刘兰明说:“从智慧港口到智能制造,启东在多方面的发展都在全省甚至全国遥遥领先,正是中国制造搏击风浪的缩影。”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