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7月04日

我市加快建设长三角高校启东研究机构集聚区,高能级科创平台赋能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

“链”动创新策源与产业前沿

本文字数:1157

本报记者 张春柳 通讯员 曹丽丽

7月3日,位于锦汇科技产业园的艾伟拓(江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3条符合GMP规范的生产线正在快速运转。

艾伟拓是我市实施校地合作,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之一,由北大生科华东产业研究院引进,专注于生物药物、抗肿瘤药物等专用高端药用辅料研发和生产。项目落户仅一年便完成9个工艺验证、11个中试、3个工艺转移、3个堆料;3条符合GMP规范的生产线投入运行,实现销售收入超2100万元。

为进一步放大科创平台对经济发展的“支点效应”,我市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精心打造、高效运作各类科创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要素、加快成果转化。

北大生科华东产业研究院扎根启东近十年,已基本构建完成从实验室原始创新、转化孵化、工艺放大直至规模化生产、基金支持、技术与政策服务于一体,以规模化生产为目标的全要素创新生态链。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由其运营管理的2.7万平方米生物医药创新示范基地今年年初迎来首批入驻项目,药物中间体、应激健康管理一体机、功能食品等一批研发生产项目正加快推进。华东院常务副院长许崇任说:“这些项目依托北大创新基金和公共技术平台,都将实现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

高校研究机构的建设为地方和高校建立起深入合作、融合发展的桥梁。在抢抓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建设这一战略机遇中,启东作为北岸先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高校研究机构科技创新协同效应,加快建设长三角高校启东研究机构集聚区,激活全市创新因子,释放发展潜能。

我市与复旦大学合作建立启东复旦医学创新研究院,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培养创新人才、孵化科技创新企业。与南通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合作,打造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南通分中心启东基地,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设立专项“拨投结合资金”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太原科技大学启东智能装备研究中心实验室设备陆续进场,已签订5个横向项目,招引孵化企业1家。上海大学长江口新能源概念验证中心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南通大学启东海洋研究院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办公和科研用房装修有序推进……

截至去年底,我市已建有高校研究机构8家,建成孵化转化载体面积超6万平方米,配备仪器设备超1亿元。引进注册项目47个,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校研究机构引入博士以上人才50多人,获江苏省“双创计划”资助6人,团队1个,南通市“江海英才”资助6人,启东市“东疆英才”资助13人、团队1个。申请授权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73项,软件著作权51项。创新基金资助高校教师项目92个,金额9321万元,申请专利59个。

随着平台的搭建和完善,一个个项目落地启动,一串串数字精准呈现,全市长三角高校启东研究机构集聚区建设初显成效。市科技局局长钱剑表示,将通过构筑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实现行业集群性提升和区域集成性创新,以集聚区建设为全市产业创新发展添薪蓄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