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
2025年07月03日

海复镇家禄村嘴爱农场180亩芦稷迎来丰收季——

“夏日限定脆甜”日销4000根

本文字数:995

本报记者 顾晓晓 徐嘉晨

走进位于海复镇家禄村的嘴爱农场,180亩芦稷迎来丰收季。微风拂过,绿浪翻滚,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挥镰收割,捆扎装运。“咔嚓咔嚓”的脆响,随着满载的货车驶向全国各地。

“这批芦稷算得上是启东的‘头市货’!”嘴爱农场主王海兵指着身后的成片芦稷田介绍,与传统七八月上市的芦稷不同,这批3月下旬播种的“抢鲜版”芦稷提前了近半个月亮相,预计将持续供应至8月,紧随其后的第二批则将在9月至11月间成熟上市。

王海兵种植芦稷已有6年,通过多年自留种精心培育,成功筛选出特色品种“红穗青皮芦稷”。与普通品种相比,它不仅口感更加松脆清甜,中间段也更为修长,每根可达30至40厘米。

丰收时节也是家禄村最热闹的时候。每到芦稷采收、打包旺季,王海兵便请附近村民前来务工。“日常用工量在20人左右,高峰期可达40人。”王海兵告诉记者,今年芦稷亩产约2000根,不仅为农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成为周边村民增收的新渠道。

劳作间隙,村民们常围坐一起,边咀嚼着甘甜的鲜芦稷边闲话家常,这份乡土滋味从唇齿甜到心间。

为防止梅雨季倒伏损失,今年农场提前为芦稷田加装了防护栏,并升级大棚设施。虽然投入成本有所增加,但王海兵坚持实惠定价:“芦稷是启东特产,我们希望能让更多人,尤其是在外的家乡人,能以最实惠的价格尝到最正宗的启东味道。”

芦稷作为高粱的变种,在崇、启、海一带广泛种植。过去,启东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在垄沟边种上几棵芦稷。待到盛夏,芦稷的穗头转为黑红色,便是其成熟可食之时,其穗头更是农民扎笤帚的上等材料。如今,昔日生长在乡村田头的作物,已摇身一变成为夏日市场上的“网红”。在启东游子的行囊中,你常会发现一捆捆细心绑扎好的芦稷,正是对家乡的眷恋,将这一独特的“启东味道”带到了远方。

“家人们看好了!我们的青皮芦稷皮薄易撕,清甜脆口,喜欢吃的朋友们抓紧下单!”每天下午2点到4点,王海兵的女婿小凯都会准时开启直播带货。针对不同口味偏好,直播间也贴心区分:追求甜度的可选梢头部分;喜爱松脆口感则推荐中段。“现砍现发、顺丰包邮、冷链护航”,直播间里的12字承诺吸引着天南海北的顾客下单,随着手机订单声叮咚作响,芦稷的每日线上线下总销量稳定在3000~4000根。每到傍晚,快递车已准时在农场候着,确保这些刚采收的芦稷通过物流,在48小时内发往全国各地。

从精心选育到科技防害,从带动乡邻到电商赋能,嘴爱农场的180亩芦稷田,不仅孕育着清甜的果实,更书写着传统特产在现代农业浪潮下的生机与新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