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东制梁场建成国内首座装配式桥面系构建智能工厂
像“搭积木”一样建高铁桥梁
本报讯 5月24日,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沪宁段站前六标,启东制梁场装配式桥面系施工正在火热推进中。施工中采用的国内首创装配式桥面系智能化施工技术,在前不久举行的“拓展数智建造创新应用 丰富高铁桥梁新质生产力”主题观摩会上,赢得现场观摩人员的高度评价。
走进构件厂,装配式桥面系智能化生产流水线正在运作。工厂化预制、现场拼装的模式成功突破传统的现场现浇施工,通过增设一道底板将三堵墙连接成整体,实现批量预制,再将预制好的构件运至现场,像搭积木一样进行拼接组合安装。在这座智能化“积木”生产工厂里,只需一键启动,各工位便按照预设流水节拍施工,进行自动化作业,确保10道主要工序高效衔接。技术负责人聂玉方介绍:“中控就像大脑,通过互联网这个神经网控制各子系统运作,每个子系统将数据反馈给‘大脑’,进行统筹协调,这才是我们10分钟就能完成一块预制构件的原因所在。”
从自动化流水线的高效产出,到“搭积木”式的精准安装,智能建造正在重新定义高铁施工的效率标准。在梁面安装现场,自主研发的自行式一体化铺装机正在进行装配式桥面系安装,智能设备兼具桥面系起吊、卸车、安装、精调等功能,为安装提供了最优解决方案。“过去安装时,我们要在几十米高的梁面上辅助叉车安装、定位,现在只需在地面上确认机器运行状态。”工人彭三岭感慨。目前,启东制梁场建成了国内第一座铁路装配式桥面系构件智能工厂,所有工位均配置相应的机器人,预制安装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明显,仅需配置38名工人就可实现预制构件量产及安装,相对于传统工艺配置49名工人可缩减11名工人,减人化率达到22%,极大降低了人工投入,提高了经济效益。
据悉,沪渝蓉高铁作为长江沿岸高铁的东段线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大幅缩短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宋佳琳 通讯员 姜玉鹏)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