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民生
2025年03月19日

位于欣乐城的“双倍甜”甜品店,用甜蜜与香醇编织别样的生活画卷——

开启美味新坐标

本文字数:1587

本报记者 高璐璐 姜雨蒙

午后的阳光斜照在欣乐城一隅,“双倍甜”甜品店的落地窗将街景切割成一幅动态画框。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与烘焙甜味,露台上错落的木质桌椅间,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正品味着香浓的咖啡和精致的甜品,不时拿出手机拍照,打卡这条街上最chill的“甜味坐标”。

返乡青年的“下午茶经济学”

“双倍甜”主理人冯成浩是个“90”后,原本从事工装外包行业,因常年出差探访了全国各地的特色咖啡店,渐渐地,咖啡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与热衷甜品的妻子相恋后,两人萌生出创业的想法。

“与其说是返乡创业,不如说发现了隐藏的消费蓝海。”考察启东市场后,冯成浩发现启东奶茶店和甜品店的月销售量都高得惊人,这让冯成浩意识到县城生意大有可为。于是这对情侣一拍即合:“走,我们回家开家咖啡甜品店!”2021年,两人回到启东,携手将爱好变成了事业。

走进“双倍甜”,多巴胺配色的装饰与季节限定的花墙赏心悦目。不少客人都是冲着店内装修的“高颜值”而来。“店里的装饰灵感都源于我的妻子,她总能敏锐地捕捉到网上的潮流元素。”店里会根据不同节日不定期更换外墙装饰,如圣诞节时的人造飘雪等,以营造独特的节日氛围。冯成浩总能利用自己工装设计的专业背景,将妻子的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美学空间。

但真正让顾客从“打卡族”转为“回头客”的,是藏在高颜值背后的高品质。“我们家的甜品都采用低糖配方,完美契合现在很多女孩子的控糖理念。”冯成浩介绍,他们希望顾客在享用精致甜品的同时,无需担心糖分超标等健康问题。

以咖会友的小城“乌托邦”

“一杯咖啡配上一份小点心,这就是我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市民陆晓琳总爱邀请老同学来到“双倍甜”,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畅聊趣事,享受难得的惬意与欢聚。近年来,启东的下午茶文化正悄然兴起,这不仅是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源于城市形象的不断提升。

研究生李真谚把“双倍甜”当作移动自习室,每当被论文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都会点上一杯热腾腾的拿铁和一块招牌甜品。店内漂亮的装修、柔和的灯光、轻柔的音乐,瞬间能将他从紧张的思想环境中抽离出来。“边写论文边品尝美食,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李真谚笑着说。

与朋友相约喝咖啡、吃甜品、晒太阳、放松聊天……“双倍甜”逐渐成为小城青年们渴望的高品质社交空间。而“以咖会友”也是冯成浩喜欢咖啡的主要原因。“这家店是我们枯燥生活的一处出口。”冯成浩坦言,过往因长期在外奔波,他们在启东的朋友寥寥可数。但开店后他们的社交圈迅速扩大,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启东是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宝地

“做咖啡甜品行业,持续追踪并紧跟潮流趋势极为关键。我们经常前往上海、杭州等地的特色甜品店,学习和创新那些备受欢迎的爆款甜品。”冯成浩展示着手机里收藏的网红咖啡店案例,通过一年多次的“探店考察”,他们将一线城市的消费体验折叠进小城空间。

“启东是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宝地,开车到上海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冯成浩表示,启东拥有便利的地理区位优势,为他们创新菜品、学习经验搭建了得天独厚的“近水楼台”。

回想起“双倍甜”开业之初,启东的甜品店寥寥无几。短短4年间,这里的咖啡店、甜品店便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竞争愈来愈激烈。对此,冯成浩却保持着开放与乐观的心态,“每家店都有各自吸引顾客的点,这种良性竞争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他欣慰于如今启东甜品店行业的繁荣多元,也欣喜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自己的同路人,为这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双倍甜”的高人气与它的“小微体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生意好的时候,店里一天能卖出近200杯饮品。“启东甜品店的百花争艳,不仅促进了城市的经济消费发展,更是启东发展进步的生动缩影。”冯成浩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座小城未来的无限期待与信心。

暮色渐沉,暖光灯下的“双倍甜”又迎来新一波人流,冯成浩夫妇的身影在咖啡机与烤箱间默契穿梭——这对把爱情装进甜品的创业者,正用甜蜜事业为城市酿造着独特的人文温度。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