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四港镇范龙村党总支书记施丹萍,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坚持志愿服务与产业发展共舞——
乡村振兴绽新花
本报记者 高雅
“周姐,最近身体好点没有,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一定要和我们讲。”3月15日上午,吕四港镇范龙村党总支书记施丹萍带领着“桃韵巾帼”志愿服务队成员来到李德新、周星水夫妇家中,帮老两口打扫卫生、整理床铺。
李德新夫妻俩均因疾病导致行动不便,施丹萍和志愿队的成员经常过来和老两口聊聊家常,帮助他们收拾收拾卫生。“施书记就和自己的儿女一样,有空就来,推着我出门晒晒太阳。我心疼她工作忙,但又盼望她时常来。”谈起施书记,周星水眼眶微红。
提起“桃韵巾帼”志愿服务队,范龙村的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村里留守妇女和儿童很多,组建志愿服务队的初衷,就是希望帮她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施丹萍说。“桃韵巾帼”志愿服务队目前有26名队员,由网格员、村民组长和留守妇女组成,以网格为单位,主动帮扶网格内有需求的女性。“有啥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施书记,她总能想方设法解决。”村民张美南说。
走访完周星水一家,施丹萍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目的地——佳蕾家庭农场。“最近气温变化大,桃树生长有没有受影响?”车还没停稳,施丹萍就急切地询问农场主顾秀丽桃园的情况。“黄桃是我们村的特色产业,多学习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把这个产业越做越好。”施丹萍说。
佳蕾家庭农场去年才注册成立,农场主顾秀丽是安徽人,2014年来到范龙村从事黄桃种植。如今,农场共有桃树和梨树100多亩,年产锦绣黄桃5万斤左右。“去年是施书记坚持让我注册家庭农场,她跟我讲这样就可以认证绿色有机食品标志,我们的黄桃销路才能越走越宽。”顾秀丽说。
在助力产业发展的同时,施丹萍还注意到村里有不少剩余的妇女劳动力。如何将闲置的妇女劳动力组织起来,让她们既能有事做,还能有钱挣成了施丹萍思考最多的问题。
与此同时,施丹萍积极联系村里的果蔬合作社,为留守妇女争取岗位,从桃园除草、打药水,到果实套袋,销售过程中的称斤、装盒、贴标,最终施丹萍解决村妇女剩余劳动力每年约8000人次。
村民徐桂兰朴实贤惠,对于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十分满意。农闲时到合作社帮忙挣点零花钱,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做工、顾家两不误,让她的生活充实且有意义。
施丹萍时常迈着轻快的步伐,顺着新修的步道,行至果园里的观景台眺望,漫乡桃园、延绵不绝。她说,在她看来,眼前这片景致就是对“乡村振兴”最好的实践。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