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3月14日

农田露地蚕豆尚处苗期,菜农宋正飞却能日销青蚕豆荚800斤,亩年净收入上万元——

春化蚕豆成致富金豆

本文字数:1196

本报特约记者 姜斌

通讯员 施永军

3月13日上午7点,寅阳镇农武村63岁菜农宋正飞驾驶电动三轮车出发,车上满载着800多斤青蚕豆荚。3小时后,他空车从30公里外的市区农批市场返回面积达85亩的青蚕豆基地,散发着青蚕豆的特有清香。

时下,农田露地蚕豆尚处苗期,宋正飞却从年前11月下旬起,除大年初一,依然每天风雨无阻往返于蚕豆基地与市郊农批市场。“日均青蚕豆荚销量800斤左右,还要再忙四五十天。”提及产量、价格,宋正飞兴奋地介绍:“平均亩产1500多斤,主要销往市区及海门、崇明,单价春节前后10来元一斤,现稳定在4~5元。”

“一亩青收蚕豆,竟能有这般产出!”记者惊叹,宋正飞欣喜作答:“要说收入,下茬丝瓜恐怕不相上下。”“种豆种瓜,农田劳作定是百般辛苦?”听闻记者疑虑,前来帮工的邻居季汉平道:“宋老板80来亩大棚全部是丝瓜、蚕豆轮作,加之有乡亲们帮衬,大伙儿一年到头除播种期和特殊情况,基本上天天‘半工半休’。”

青收蚕豆与丝瓜,是我市农村最为常见的普通蔬菜类作物,为何在宋正飞手里,就成了亩年净收入上万元的“金豆”和“金瓜”?其答案在于,用脑种地的他把握了市场且选对良种、提早上市、优化茬口、出产优品,还形成了规模效应,故而产品畅销、产量提升、节省劳力、形成品牌、笑傲市场,获得远超普通农田的显著收益。

过往20多年,宋正飞一直是当地蔬菜业界公认的“丝瓜大王”。他一手培育的80多亩“青皮青肉”丝瓜因上市早、口感好、采摘期长受到消费者欢迎。6年前,敢作敢为的他又将高效早熟青收蚕豆引入大棚,替代原先种植的早熟毛豆,又成启东全市早熟青蚕豆产销领域规模、效益数一数二的致富能人。

长江口地区居民,早春偏爱一盘“葱油炒青蚕豆”。2018年入秋,多年实施丝瓜、毛豆轮作的宋正飞获得信息:“蚕豆经‘春化’育苗、大棚生长,成熟期可提前数月。”很快,他从市农业专家口中得到确认,随之将“土办法”育成的苗种试种于大棚。开春,“春化”蚕豆奇迹般提前结果,他大喜:“早熟青蚕豆人无我有,推向市场,必定吃香。”来年,他试种整只大棚,产品上市单价高达15元。就此,他2020年果断以早熟蚕豆替代所有早青毛豆,闷声发财至今。

“同样一只大棚,生产早熟青蚕豆比早熟毛豆更具市场优势,增收幅度能达1倍甚至更高。源于资源稀少、连续上市、产品热销、价格走高平,还能节省人工开支。”近年来,宋正飞刻苦钻研,巧妙利用蚕豆增、恒温条件下的多批次分蘖习性,通过优选良种、适时播种、精细用肥、温湿度掌控等手段,大幅提前、拉长青蚕豆成熟与上市时间。“自上年11月下旬至来年5月初,早熟青蚕豆荚持续天天上市。”宋正飞感慨,“产品越稀缺,市场越热销,小蚕豆因此变成‘金豆豆’。”

听宋正飞谈致富经,简单务实中蕴藏智慧、胆识。他掀开大棚,指着蚕豆棚架边缘一排排已经伸枝展叶的丝瓜秧苗:“3月份后青蚕豆分批采摘除秸,丝瓜秧顺棚架生长,最早5月中下旬新丝瓜上市,一直延续到9月中旬落市。”“具体亩产多少?”他伸出一个指头:“平均万斤,客户上门收购单价1元一斤起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