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2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江海潮
2025年02月08日

启东过年分南北

本文字数:1461

◇江帅

2025年,“春节”首次被列入人类非遗名录,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节日,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人们庆祝新年的习俗、方式各有不同。比如在12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00万,却拥有两种方言的启东,你可以体验两种年味:北部古镇吕四历史悠久,千年遗风、世代相沿;南部新生沙地质朴自然、民淳俗厚、粗犷且有活力。

俗话讲,有钱没钱,蒸糕过年。大家在腊月初八吃完腊八粥后,就要选一个双日蒸糕。

沙地人实在,蒸大圆笼糕,一笼白糕,一笼红枣核桃糕。蒸熟后,趁着糕体温热用棉线切割成块,凉透后亲戚之间互赠。在没有冰箱的年代,白糕会被浸没在水缸中保存,能吃到来年清明以后。推荐品尝刚下笼的白糕,纯粹的米香在唇齿间黏连牵扯,发出丝丝清甜,会让人得到极大满足。年夜饭上的红糖桂花煎糕用的就是大圆笼糕冷却后“打(切)”成的糕条。制作过程中,一个煎字很关键,油要少,红糖才能正好粘在糕条四周,在桂花香气的萦绕里,酥脆的边边角角逐渐形成,里面依然软糯可人。

吕四地区就不同了,要蒸“字”糕,也叫红印糕,巴掌大方形年糕上印有福、禄、寿、禧的红色字样。“字”糕除了丰富吕四人的饭桌,还要用作祭祀、供奉祖先。吕四人自建民居就和沙地人不一样,沙地人占地98平方的楼房,房间分割是四四方方的,没有太注重主次;吕四人入门必有堂屋,堂屋面积不大,必有条案或者高柜,方便逢年过节甚至日常布置祭祀。在吕四上高中的我,有时去同学家,每每进门,都要迎头看到高柜,各色神佛、香烟缭绕,神秘得不得了。“字”糕就是在被蒸得软乎晶莹的时候呈上供桌,旁边还有热气腾腾的大包子,各色干果。吕四人家在年夜饭前要烧经、敬利市、供尊容(祖宗画像),精致小巧的“字”糕寄托的是渔民对来年的期盼!

除了蒸糕,沙地人还有一道年夜饭桌上的“C位”大菜要提前准备:红烧羊肉。最好能在乡间觅到本土小耳朵山羊,这种羊体型小、成熟慢、肉质肥美,少腥膻。过年前,亲戚朋友之间送上一只羊腿,那面子是足足的。羊腿切块,上土灶,焯、漂、浸、烧、焖,其间加入啤酒、酱油、冰糖以及姜、蒜、小辣椒等调味,收汁收到可以看到胶原蛋白的黏稠,这才能达到温暖脾胃的疗效。

吕四在很久以前就有日产一头金牛的说法,他们的年夜饭除了年糕、馒头、红烧羊肉等常规菜,不能少的就是海鲜。加上现在很多家庭也选择在饭店吃年夜饭,有名的海鲜饭店早就铆足了劲,冷菜要上醉泥螺、醉螃蜞、咸膏蟹,风海龙,炝红芒子、葱油海蜇丝,酒糟小鲳片。热菜要上油浸吕四老鹰带、清蒸鲳片鱼、红烩梅童鱼、奶汤鮟鱇鱼、红烧称心鳗鱼、雪菜尖鲨鱼,还有文蛤沙参汤、蟹籽豆腐、三鲜海底松、白灼金钩虾、虾皮鲜紫菜、老黄瓜烧黄蚬肉,最后一人一只清蒸梭子蟹。吃饱了,胃里再挪一挪。点心要上文蛤饼、紫菜饼、缸爿饼、启东米糕麻花酱。

启东南北两地过小年也不同,吃“廿四夜饭”,沙地人廿三吃,吕四人廿四吃,家家户户要煮“赤豆米饭”。这天是灶王节,早些年,妇女会把灶君神像从灶龛里捧出,拿烂斩糖涂抹在灶君的嘴巴上,叫他上天以后,在玉皇大帝前多为本家美言。一过廿四夜饭,就要忙掸檐尘、贴春联、挂红灯。

大年初一,沙地人要放“开门炮仗”,吃大菜头烧豆腐,寓意“好彩头、清清白白”。吕四人家开始早晚一炉香,晨昏三叩首,走亲访友。直到元宵节,又是一个高潮。启东除了吃元宵、挂花灯等传统项目以外,有元宵节“捉老太婆”的传统,指女婿请丈母娘到家里吃馄饨。以前子女多,所以一个丈母娘要好几个女婿“抢”。

长江之首、沧海之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倏忽行至尾声。回到启东,让沟鲜河鲜海鲜地鲜温暖脏腑,让和而不同、富有温度的春节民俗穿透灵魂,照亮生活。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