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工园,真火
本报首席记者 钱爱仁
金秋十月,海工船舶工业园内企业生产形势喜人,一艘艘建造中的船舶、海工装备摆开“巨人阵”,整齐排列在长江岸线上。1至9月,海工园(寅阳镇)完成规模工业开票销售233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44.5亿元,同比增长11%。
“我们将以争先的意识、踏实扎实的作风,贯彻落实好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全力冲刺四季度。”海工园(寅阳镇)党(工)委书记任锴胜表示,将以跨江融合向海图强先行者的姿态,持续澎湃江的动能,做足沿江文章,擦亮“海工船舶就来启东”的产业地标,努力将沿江18.8公里黄金岸线打造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活力金边。
项目建设 发展动能强劲
10月10日上午,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内业车间扩建项目正在进行钢结构吊装,计划明年元旦前竣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在厂区原内业车间东侧扩建两跨厂房,新建2#钢材预处理工场及辅楼,总建筑面积24141平方米,新增钢材预处理线、切割机、行车等主要生产设备若干台(套)。
“海工园经发局、住建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经常上门询问项目进展,协调解决项目困难和矛盾。”项目负责人刘志兵说,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预处理钢材15万吨,预计年新增应税销售8亿元、税收6000万元。
今年以来,海工园强化项目建设全流程管控,主要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实行任务上墙、挂图作战、打表推进机制,实现各环节有效衔接、有序推进。京沪二期涂装车间项目推进中,园区负责人多次来项目现场办公,召开项目协调推进会、方案论证会、现场办公会。润邦高端不锈钢产品制造车间项目推进中,涉及拆迁问题,园区主要领导带头做工作,实现当月签约腾房、当月项目开工。
海工园抢抓海工船舶发展风口,着力招引一批央企、国企、头部民营企业。总投资20亿元的启东象屿海洋装备项目,正在规划设计船坞及厂房。今年3月,园区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宏强重工盘活攻坚领导小组,制定详细方案,经过半年连续奋战,8月21日,启东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对江苏宏强重工有限公司的盘活,为项目后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围绕项目建设这条主线,园区经发条线工作人员经常周末‘加餐’,通过‘日汇总、周例会、月点评、季考核’制度,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海工园经发局局长袁海博介绍,今年以来,召开投资推介会6次、专题招商会1次,在手在谈项目47个,其中较为成熟的项目6个,总投资超百亿元。
产业集聚 大船驶向世界
10月8日,中集太平洋海工12500立方米LNG加注船开工。3年前,企业收购原启东丰顺船舶公司,先后投入上亿元对现有切割平台、船体车间、船台等设备设施进行改造,具备年产10~12艘高端清洁能源船的能力。目前,企业在手订单150亿元,生产任务已排至2028年。
近年来,海工园通过腾笼换凤、整合优化和集约开发,仅18.8公里的沿江岸线,就云集了中集太平洋、振华重工、寰宇东方等20多家全球知名海工企业,总投资超300亿元,先后驶出“希望六号”“天鲲号”“新海鲟”等一大批“大国重器”,叫响了“海工船舶就来启东”的产业名片。
今年4月,江苏华滋能源建造的国内首制A型LPG液货舱交付,将为惠生清洁能源建造国内首座大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FLNG)服务。华滋能源在擅长的领域精耕细作,自主设计建造了全球最大C型85000立方米VLEC船用液化气储罐、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二氧化碳液货罐等近百台套各类型储罐。目前企业已经发展为业内品类最全、制造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成为全球领先的液化气储罐供应商。
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FPSO(浮式生产储油船)项目“N1151(P-82)”正在吊装作业。该FPSO总长360米、型宽60米、型深34.3米,船体钢结构总重超过8万吨,设计储油量160万桶,每天产能达22.5万桶石油以及1200万立方米天然气。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产品几乎覆盖从浅海到深海、从采油到生产和生活辅助全类型,成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领军者。
海工船舶产业起步时期虽面临“低、小、弱”的窘境,但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是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海工船舶及重装备制造基地。目前主要有三大重点板块:以启东中远海运、润邦海洋等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以振华重工、中集太平洋等为代表的海洋特种装备船舶制造;以泰胜蓝岛、中交三航为代表的能源及重型装备制造。
协同发展 创新活力迸发
9月27日晚,全球舱容最大、国内首艘LNG双燃料动力耙吸挖泥船“新海鲟”号从振华启东海工码头启航,开赴上海洋山港进行疏浚施工。船体“心脏”部位的1550立方米镍钢双瓣型LNG储罐,则来自中集太平洋海工。
中集太平洋是振华启东海工在海工园里的“邻居”,专注液化气船及液货系统、LNG/LEG/LPG货罐和燃料罐、海工模块等高端装备的研发,是世界中小型液化气船细分市场的领军者,两家企业相距不到7公里。
优势互补、各展所长,这样的协同发展已成常态。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建造的全球最大规格浮式生产储油船接近竣工,该船钢结构量约2.6万吨的艏总段项目即由振华海工“分包”建造。华滋能源与中交三航在海上风电基础结构领域已开展多次合作,园区内合作海工企业达到5家……20余家沿江海工企业正抱团发展。
2022年,海工园建立海工产业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今年初,海工园针对当前海工船舶向好发展趋势,以及部分重点企业的相关产能难以匹配接单速度的现象,通过多部门组成的服务工作专班,运用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快速匹配经营信用好、接单能力强、有产能空间的企业,形成“政府平台调动、企业合作互动、产业发展联动”的区域协同发展新局面。
目前,海工园建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4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引进双创团队1个,签订产学研协议10个,如今园区内沿江岸线企业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过半。海工园服务海工企业的众创空间规划建设方案已完成,计划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准备进场装修,预计年底前完成。海工园将积极对接崇明岛长兴海洋高新园区、临港新片区高端优势产业,通过产业链、资本链、技术链招引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