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贞不屈的蔡邦道
——北新镇邦道村的由来
北新镇邦道村位于北新镇的东北、336省道的南侧。1943年4月23日,年仅26岁的启西区信友乡民兵大队长蔡邦道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就义。时任启西区区长李若松挥笔写下《坚贞不屈的蔡邦道》的祭文。为纪念这位反“清乡”斗争的英雄,东南县委决定将信友乡改为邦道乡。上世纪80年代恢复乡村建制时,群众一致提名并确定为邦道村。
蔡邦道,1919年生于穷苦之家,父母全靠租种崇划田为生,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父辈兄弟三人,除他父亲外,都因娶不起媳妇,终身光棍一条,蔡邦道成了蔡氏家族的独根苗。蔡邦道七八岁时,全家人勒紧裤腰带,农忙做短工,农闲去讨饭,省吃俭用,送他上学念书。蔡邦道深知家庭的艰辛,小小年纪每天步行5里多路到学校,中午饿着肚子从不回家吃饭。蔡邦道学习特别刻苦,在学校两次跳级,四年学完了六年的课程,课余时间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童子军,学打拳、跳远、赛跑,练就了一身武艺。
1938年启东沦陷后,蔡邦道同当时的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急切地寻求抗日救国的道路。他先参加了陆洲舫部队,但因这支部队抗日不足,扰民有余,便失望地退了出来。1941年夏天,地下党在蔡邦道的家乡开辟工作,发现他既有文化,又要求进步,就送他到东南警卫团当兵,从此蔡邦道如鱼得水。他吃苦耐劳,作战勇敢,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到1942年底,已成为一名英勇善战的排级干部。
1943年春,为反“清乡”斗争的需要,东南警卫团决定派一部分部队骨干到地方加强武装斗争。蔡邦道被派往家乡开辟工作。敌伪在新港、北新、汇龙建立了据点,信友乡夹在几个据点中间,由于群众基础工作薄弱,伪乡保长十分嚣张,疯狂地进行编保甲、造户口、钉门口牌、发良民证、拉夫抓丁等活动。蔡邦道回到家乡后宣传抗日救国,将热血青年组织起来,开展秘密活动,组建民兵组织,进行秘密训练,使这个地区的“反清乡”斗争如火如荼开展起来。蔡邦道的抗日活动,引起了新港镇据点敌人的注意,派了一个密探伪装成叫化子经常到信友乡收情报、搞破坏。蔡邦道洞察这个情况后,派了几个民兵埋伏在要道口,逮住了这个探子,经审问,果然是敌人的奸细,当即把他一刀砍死。这一举动必将引来敌人的报复,蔡邦道当机立断组织民兵迅速转移。不出所料,当天下午新港据点的敌人,直扑蔡邦道的家,逼蔡邦道的邻居和父亲交出蔡邦道和民兵,否则要烧两埭的房子。敌人见群众一声不吭,果然烧掉蔡邦道等家的房子,蔡邦道望着滚滚的浓烟对民兵们说:“这是敌人替我们上政治课啊!”他后来对启西区的领导说:“我家的房子被烧掉,这样更使我坚定而无所顾虑。”
蔡邦道由于自小练武,加上正规部队锻炼过,艺高胆大,群众都信任他,再则他的教育方式很灵活,通俗易懂,因此当地群众很快就发动起来了,到7月份已发展了五六个党员,组织了一支七八十人的民兵大队。在他的带领下,民兵大队不断破公路、割电线、埋地雷、打伏击,搞得据点里的敌人寝食不安。伪乡保长们惊恐万分,有的还主动和民兵拉关系,表示“身在曹营心在汉”,保证以后保甲不编,伪捐不收,不利于抗日的事不干。敌伪军把蔡邦道看作眼中钉、肉中刺,不断散布谣言,写恐吓信威胁他。蔡邦道把恐吓信念给民兵听,教育他们坚定革命斗志,誓和敌人斗争到底。
一次,蔡邦道带领民兵去新港割敌人的电线,被巡逻查哨的敌人发觉,蔡邦道命令其他民兵赶快撤离,自己留下来掩护。他一看敌人人数不多,就打了一枪,高喊:“我们是新四军,有种的就上来,我是蔡邦道,识相点回去万万不要做伤天害地的坏事。”敌人你推我,我推你,不敢冲上去,蔡邦道乘着夜色安全撤走。蔡邦道还多次单枪匹马到敌人据点附近喊话,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信友乡成了启西地区“反清乡”斗争的一面旗帜。
1943年9月5日凌晨,由于伪保长的告密,新港镇一个中队的伪军包围了蔡邦道所在的朱家宅,蔡邦道一看敌人势众,就操起一把大刀,杀出门去。敌人事先受命要抓活的,因此不敢开枪,只在后面紧紧追赶。蔡邦道连扑三条泯沟,在一个坟墩旁隐蔽下来。这时,到高家镇会哨的新港镇“清乡队”也闻讯赶来,形成了四面有敌的包围圈,蔡邦道临危不惧,挥刀向敌人砍去,转身再跑,不幸脚下被树枝绊倒,敌人蜂勇而上将蔡邦道捉到新港据点里。敌人严刑拷打,要他说出信友乡党员、民兵的名字,蔡邦道怒视敌人说:“我就是党员、民兵,要杀要砍随你们的便,要叫我说出其他人的名字这个休想!”敌人无计可施,2天后将他解到汇龙镇据点。在关押期间,蔡邦道指挥难友们高唱抗日歌曲,宣传革命道理,鼓励大家团结一致,坚持斗争,敌人无奈之下把他单独关在一间黑房子里,他就咬破手指,在墙壁上用鲜血写上“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后人没柴烧!”“共产党万岁”的口号。19天后,敌人用尽酷刑,得不到丝毫信息,就下了毒手,蔡邦道在临刑前大义凛然,高呼口号“共产党万岁!”“中华民族万岁”,壮烈牺牲,年仅二十六岁。
蔡邦道虽然为革命而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家乡人民的心中。邦道村的干部群众始终以他一往无前,勇斗顽敌的精神为动力,在党的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小康示范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各项工作中一马当先,用优异业绩来告慰烈士的英灵。
沈协宾执笔
2016年3月30日
编者注:文章内容如与史实有出入,请与市委党史办联系。电话:83313432。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