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8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江海潮
2024年08月09日

一生之憾何以补

本文字数:1017

◇施正辉

人生是单程而行的遗憾之旅。面对国家与社会的义务方面,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服役当兵。

“没有八一就没有十一”的道理自幼烙印于心。当兵提干、考军校入伍等都是当时的热门话题。从小,我对解放军充满敬意。自制小手枪手中一举、腰中一别进行角色扮演是拿手游戏。上小学时,穿上小军装戴上小军帽手持木制长枪在舞台表演,更是幸福感爆棚。对八一帽徽的喜爱,超出任何一件玩具。对有人参军的“光荣之家”肃然起敬,对女性青年嫁给当兵人莫名随喜。

上世纪80年代,我高中毕业考入高校成了缓征对象,直至毕业。于是,进部队穿军装服兵役的机会就错过了。我时常对退伍转业的军人朋友说:“我欠国家最大的债就是没有参军当兵,也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

有遗憾理应全力弥补。刚参加工作,我在中学任教当班主任,对军人的子女给予更多的关照。记得有3名学生,跟着当兵的父亲在海岛之间转了好几次学,最后转业回老家入学,学业有点吃力。我与多门任课老师一起,着重做好异地教学内容的分析对比和衔接补课工作,以示对军人由衷的致敬,也算是一种对未服兵役的弥补。3个孩子后来都考上了心仪的学校。

到教育局工作20多年,我也始终对转业退伍军人的子女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有个启东军人被炸伤一条腿,作为伤残军人转业回老家。其女儿想就读离家不远的一所小学,我依据相关政策给予帮助,孩子入学后,残疾军人非常感激。实际上,尽一切可能优待军人及军属,这在情理之中。

在教育局分管党务人事工作期间,我兼任局人武部部长,着重承担军训、政审、学历方面的协调工作。我从实际出发,考虑军地所需,充分挖掘教育系统资源,全力服务国家征兵相关工作。面对转业军人进入教育系统,我亦敞开大门双手欢迎。以转业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工作人员满意为目标,在许可范围内给予更多的关怀。其后,我先后在3个行政机关担任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里的3位部队转业军人同事,做到心存敬意,在理解谅解中增进感情做好事情。

几年前,吾悦广场三水街建成了双拥一条街。我成了义务巡街员,向主管部门提出修缮改进意见。丁仓港公园建成双拥主题公园后,我多次徜徉其中,学习知识,体悟军魂,感激军队。我有不少转业退役的朋友,在骨子里,也乐于渗透进军人的刚烈气概和为民情怀。

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履责的公民,更要积极投身拥军予以弥补。我一直带着遗憾走在弥补的道路上,这种弥补不仅仅在每年的八一建军节期间,而是在日常的每一天,甚至体现在每一件与拥军相关的小事上。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