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6年05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调查
2016年05月18日

看穿人贩子伎俩,谨防儿童被拐

本文字数:4064

今年年初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拐卖22名儿童的罪犯谭某志依法执行死刑。防止儿童被拐的话题再度成为社会热点。

孩子丢失,给一个家庭带来的冲击是极其大的。眼下正值学生放寒假及春运期间,人多拥挤,笔者在这里提醒为人父母者千万要多一分留心,照看好自己的孩子,别让孩子走失,给人贩子可乘之机。

拐卖儿童犯罪团伙的特点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应该在父母亲人的庇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却有那么一些孩子,他们在甚至还来不及学会叫“爸爸”或“妈妈”的时候,就被不法分子当作牟利的交易工具,从此与亲人天各一方。

据统计,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谭某志伙同黄某琴、吴某堂(均系同案被告人,已判刑)等人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收买婴儿22名,运送至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等地贩卖给谭某敏、王某坤(均系同案被告人,已判刑)等人,上述婴儿的亲生父母至今未查找到。谭某志积极预谋,主动联系云南等地的人贩子收买婴儿并四处寻找买主,在共同犯罪中作用最为突出,系罪责最为严重的主犯,被第一、二审法院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谭某志拐卖儿童犯罪团伙,一窥此类犯罪团伙的特点。

 

●团伙作案

谭某志原是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一砖厂的会计。该砖厂的大部分工人都来自云南。“有时候,工人跟我说,孩子不想要了,让我去打听有没有人要小孩。”谭某志说,砖厂在2011年倒闭之后,仍然有人向他询问买家。

警方侦查发现,该团伙中的部分云南籍犯罪嫌疑人要么曾经在河南务工,要么嫁到河南,与当地人认识,相互之间保持密切联系,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贩婴网络。“乡亲间口口相传,知道我这里有孩子的人就多了,好多人家就想买个孩子。把孩子卖了,我也不知道下落了。”谭某志供述。

 

●分工明确

这个团伙主要由来自云南文山、四川凉山的4条“上线”负责在当地拐骗、收购,然后指派专门的“送货人”把孩子们带到河南、河北等地,通过较为固定的中间人进行贩卖。“货源”紧张的时候,4条“上线”还会互相“调货”。“团伙内部分工也很复杂,有人负责偷盗,有人负责运输,有人负责贩卖,一个环节遭受打击,往往其他环节就会很快得到消息。”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说,“贩婴时,婴儿较小,为防止婴儿哭闹,犯罪嫌疑人会为其喂服安眠药,对婴儿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有的甚至死亡。同时,婴儿生病,犯罪嫌疑人也少有就医,有的婴儿在贩卖途中死亡。”

审讯过程中,警方了解到,该团伙运送“货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上线”从云南当地拐骗、收购婴儿,安排专门的“保姆”照顾,联系好买家,再安排专门“送货人”从云南坐长途客车到广西南宁,然后换乘其他长途客车到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当地接货人在预定地点接“货”后进行交易;另一种是由“上线”驾驶自己的轿车或租用轿车,从当地买到婴儿之后,开车运送至目的地。据专案组调查,犯罪嫌疑人贺某华等人驾驶的两辆轿车在2012年或同行或单行前后走高速途经河南30余次,结合专案组当时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这说明仅在2012年,贺某华等人途经河南贩卖的婴儿就有数十名。

这些专门为贩婴团伙送“货”的有10人,每人每次的报酬为1500~3000元。根据谭某志的“账本”记录,该团伙最频繁的时候一个月往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送“货”达9次,多达10名婴儿。

 

●暴利驱动

“孩子们都很可怜,被当成货物交易。犯罪嫌疑人偷到孩子后,一般会在30分钟内离开这个城市,并很快就会通过团伙的力量,在其他地区(把孩子)当作大白菜一样标上价格进行出售。”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沙龙介绍。

“6月13日,小学,大,本人3700,下。7月4日,陈,大,48000,下,刘本1900。”犯罪嫌疑人谭某志的“账本”里这样记录其贩婴“成果”。

“大货是男孩,也叫真货;小货是女孩,也叫假货。男孩买入价3万元以上,女孩1.6万元以上。我再抬价卖出去,一个孩子差不多我可以赚1000~3000元。我这一年,在孩子身上获利大概两三万元。”谭某志如此坦白。他进的“货”,有的也是从别的“批发商”那里买来的,有的是从偷孩子的人贩子那里买来的。而偷孩子的成本最低,赚得也最多。

“它的成本就是‘我能盗就盗,能抢就抢,能拐就拐’,他(人贩子)顶多出个运输成本。从偷孩子到把孩子卖出去,这些人贩子的成本就是些交通和住宿费用,利润往往在10倍以上,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在暴利的驱使下,才敢于铤而走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说。

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马宁说,人贩子拐小孩很容易得手,简单到只要一个玩具、一颗糖或一瓶酸奶,就能把孩子哄骗走。“花个几十块钱甚至几毛钱的成本,就能一倒手赚上几万元,这就是吸引那些人贩子铤而走险的暴利空间。”他说。

 

评论:遏制儿童失踪不妨借鉴美国经验

按照不同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年的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找回来的大概只占到0.1%。庞大的失踪儿童数字背后,是各自不同的家庭故事。(6月2日中国之声)

应当看到,儿童失踪是一个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感到棘手的社会问题。以印度为例,据《环球时报》2012年9月24日报道,印度著名儿童人权组织“拯救童年运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印度每年仅记录在案的失踪儿童就超过9万名,几乎每分钟就有一名儿童失踪。而据《东方今报》2007年1月18日报道:印度一关注失踪儿童的非政府组织宣称,该国每年失踪儿童的实际人数“可能高达100万人”。

具体到我国,儿童失踪案件频发与拐卖人口犯罪密不可分。为此,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拐卖人口犯罪的打击力度:一方面,通过在全国范围内通缉拐卖人口要犯等手段加强对拐卖人口犯罪的个案查处;另一方面,于今年3月公布《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13—2020年)》,在制度层面建立拐卖儿童案件“一长三包”责任制,即: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担任专案组组长,包侦查破案、包解救被拐卖儿童、包安抚受害人亲属等工作,案件不破、专案组不得撤销。

当此语境,我国儿童失踪案件之所以仍然频发,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对拐卖人口犯罪,我国重点打击的是拐卖人口的“卖方”,而对收买被拐卖儿童的“买方”处罚过轻。二是拐卖儿童“利润”惊人,诱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相关报道显示,拐卖人口在一些地方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犯罪团伙内部分工明确。三是儿童被拐卖后,买卖双方基本就不再联系,再加上儿童大多不具备指证犯罪分子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案件侦破增加了难度。

我国失踪儿童找回来的概率只有0.1%,令人难以释怀。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在我国寻找失踪儿童主要依靠警方和失踪儿童家庭的力量,而公众的参与度还很低,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合力尚未形成。而在茫茫人海面前,警方和失踪儿童家庭的力量显然仍显单薄和孱弱。在这方面,笔者以为美国的一些做法颇值得我国借鉴。国际在线2011年2月14日的报道显示:美国每年接到近80万宗儿童失踪或绑架报案,但其中70多万是由于家长和孩子沟通不畅或孩子离家出走造成的,99%的失踪儿童能再和父母团聚。

美国失踪儿童被找回来的概率之所以如此之高,基本经验就是美国在寻找失踪儿童上几乎动用了全社会的力量。其一,在美国,家长如果十分钟还没找到孩子就可以报警寻求警方帮助。反观我国,公开的报道显示,儿童失踪案件短则需要等待6小时、长则需要等待24小时才能立案。其二,美国设有“全国失踪与受虐儿童服务中心”,并建有失踪儿童预警系统,一旦确认儿童失踪,系统可以通过电台、电视、广告牌、高速公路显示屏、甚至彩票销售点等迅速发布相关信息,最大限度地请求公众帮助。其三,美国搜救失踪儿童的民间力量非常强大,在沃尔玛等大超市的布告栏里经常能看到民间组织为寻找失踪儿童贴出的告示。

因此,在搜救失踪儿童方面,我国固然应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买家”的处罚,但更重要的工作是应建立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搜救失踪儿童的机制,让拐卖儿童犯罪者无处遁形。在这方面,政府显然可以有更大作为。

 

谨防拐卖儿童的5大伎俩

城大人杂,尤其是现在春节将近,到处人流涌动,如何防止孩子被拐?在哪些地点要特别注意?警方根据发生的案例,总结出以下几大儿童被拐事件的高发地点及常见伎俩,为各位家长支招。

1.借抱逃离

◎地点:小区、公园、绿地、医院等。

◎伎俩:“样貌和蔼”的妇女人贩子上前搭讪,夸孩子长得聪明漂亮,伸手要抱孩子,抱起孩子就跑。有的则几个人合作,有人负责引开家长的注意,另一些人则趁家长不备,抱着孩子消失在人群中或跳上路边同伙的汽车逃走。

◎破解:拒绝陌生人抱孩子,在遇到问路之类的搭讪时一定要牵好自己的小孩。

2.趁忙带离

◎地点:大商场超市、菜市场、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等。

◎伎俩:混在人群中的人贩子会以极快的速度,趁家长挑选商品、购买车票等时机,抱起孩子消失在人群中。

◎破解:牵着孩子的手,不要让孩子走离自己的视线,不要拥挤。婴儿应尽量使用专用背带挂在胸前,坐手推车的孩子要系好安全带,必要时可以用带状物将孩子和自己系连。

3.强行拖离

◎地点:校门和上学途中及偏僻处等。

◎伎俩:人贩子驾驶面包车等车辆,在孩子上下学路上等偏僻处,强行将孩子拖上车后,快速驶离。

◎破解:要制订孩子上下学的安全路线,与其他同学同行,不要行经偏僻处,尽量走在人行道远离机动车道一侧,年龄小的孩子上下学,家长必须要接送。

4.托管骗离

◎地点:公厕、售票窗口、医院等。

◎伎俩:“面容和善”的人贩子蹲点在公厕、售票窗口和医院等处,主动搭讪、热情帮忙,趁家长上厕所、购票拥挤等不方便带着孩子而托人看管之际,将孩子骗走;也有冒充医护人员将婴幼儿从家长手里抱走的。

◎破解:千万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包括自称“老乡”、“护士”等人,以及自称是某个家人或亲朋的朋友和同事。人贩子很善于伪装,不要以为抢夺孩子的人一定是恶狠狠的,有些人贩子是笑脸相对披着羊皮的。

5.保姆拐离

◎地点:认为最安全的家里,因为警惕性最低,往往可能是最危险的地方。

◎伎俩:不少人贩子放长线,以保姆或者钟点工身份潜入雇主家中,再实行拐带。

◎破解:在正规保姆介绍所聘请保姆,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证实其家庭电话、地址、家人等信息,留意经常与保姆来往的人员,一旦保姆拐卖孩子,警方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尽快找到犯罪嫌疑人,解救孩子。此条同样适用于有机会单独接触孩子的雇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