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8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影像
2023年08月10日

■ 启东,凭什么说爱你

为什么爱王鲍

本文字数:1619

在启东西边,有这样一座小镇,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透着历史打磨的痕迹。那些富有现代气息的车水马龙,将这座小镇的过去和未来严丝合缝地衔接在了一起。

没错,这就是王鲍镇。

王鲍镇既是启东西部的农业大镇,又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的创业故里,这一缕绵延几十年的拼搏创业的先贤意志,顺着历史长河被王鲍人民完美继承。

文/图 龚圣云 姜雨蒙 沈凡杰

听,红色故事

王鲍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以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王澄、鲍志椿烈士命名。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二厂位于该镇二厂村,也是启东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踏上王鲍这方热土,一处处红色遗迹见证着这片土地上革命岁月的峥嵘与辉煌。

座落于聚星镇南首的王鲍烈士纪念馆,于1989年12月竣工,纪念地中央矗立着一座王鲍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王澄、鲍志椿两位烈士的雕像巍然屹立。

走进王鲍烈士纪念馆,这里陈列着王澄、鲍志椿烈士的部分遗物以及王鲍乡抗日志士的名册和照片。1944年12月25日,时任东南警卫团团长和政委的王澄、鲍志椿带领团部和县委、行署机关驻扎在巴掌镇附近乡下。26日凌晨,我驻地被敌密探侦悉后,日伪军分三路突然进袭。王澄和鲍志椿在野外察看地形、部署战斗时,不幸被日军冷枪击中,两人同时牺牲。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遗物……我们彷佛置身于血与火的战争年代。

“王鲍”的镇名便是为了纪念这两位革命烈士,从1948年起延续至今。

岁月悠悠、历史有痕。崇启海常备旅纪念碑、张辛殉难地、九龄镇战斗纪念地……这些散落在王鲍镇的“红色印记”诉说着已逝的岁月。如今,先烈先贤已不在,但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的民族气节,已成为王鲍人努力前行的底气。

品,地产三宝

三伏天的忠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依旧忙得火热,工人们正在芋艿地里除草。忠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王鲍镇庙桥村,主要从事芋艿、山药、香芋等“王鲍地产三宝”的种植与销售。

社长倪忠辉是土生土长的王鲍人,20多年来,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打造了这片150亩的“王鲍地产三宝”生产基地,如今合作社得到长足发展,年产量达30万斤左右,远销上海、南京等地。

2002年,原本在大城市从事服装经营的倪忠辉毅然选择回乡发展,躬耕田野20多年,成为家乡人民口中的“山药博士”。山药、芋艿、香芋在王鲍镇具有特色产业优势,王鲍镇土质优良,适宜种植“地产三宝”,倪忠辉抓住这一优势,从家门口的5亩地开启了种植之路。

倪忠辉不但自己种植,还向前来学习的村民传授种植技术,他不厌其烦传经送宝,使得庙桥村的种植面积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些过去村民眼中的“土疙瘩”,成为了致富的“香饽饽”。

20多年,倪忠辉充分挖掘王鲍镇的特色——山药、芋艿、香芋,渐渐叫响“王鲍地产三宝”品牌,同时,也见证着王鲍镇的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生态环境愈发优良,人民生活逐步富裕。

望着田间一片片绿叶,倪忠辉期许着下一场丰收……

看,彩艳奇观

走进夏天的启东奥林原生小叶鸡爪槭基地,树木葱茏,一片绿意扑面而来。

这片面积逾3800亩的槭树林位于长江入海口,由“中国好人”郭中良历时20余年精心培育,是国内最大的鸡爪槭繁育基地,主要种植鸡爪槭、广玉兰、红枫等苗木,苗木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南京、浙江等华东华北地区。

夏日的风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20年前,从教师岗位病退的郭中良,抱着“种树育人、生态养人”的美好心愿,开启了他的造林计划。其间,他经历种种失败,几度陷入资金困境,变卖房产,最高负债六七百万,最终咬牙坚持下来。

20多年,槭树林从当初的200亩渐渐“长”成3800亩,而郭中良除了种树育林之外,还在坚持做一件事——资助贫困学生。他先后资助了数十名学生梦圆大学,2020年,他在市慈善总会成立郭中良慈善基金。曾两度患癌的郭中良,用一片槭树林成就了他人,也治愈了自己。

每年秋冬,才是这片鸡爪槭最美的时刻。小叶鸡爪槭树逐步褪去春夏时的青葱,披上红衣,田野被染成了红色,并随着晨曦、艳阳、夕照变得多姿多彩、韵味十足。

如今,这片苗木园已连续举办两届中国槭彩艺术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在郭中良的苗圃里汇集交融。期待这片苗木由绿转红之时,再现一场又一场艺术盛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