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5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双拥
2022年05月17日

扎根盐碱地,再续绿色梦

——利丰蔬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凯华创业小记

本文字数:959

5月10日,走进总占地150亩的利丰蔬果专业合作社,一个个蔬果大棚排列整齐,各种蔬菜生机勃勃,树上硕果累累,树下土鸡悠闲觅食。大棚里,理事长杨凯华认真查看番茄长势(上图)。杨凯华一边拭去额头上的汗水,一边笑着说:“这段时间正是蔬菜旺销季节,前些天忙着采摘黄瓜,这几天开始采摘番茄,今天又忙了一早上。”

杨凯华从军2年,打工数年后回乡创业。在乡野长大的他,天生有一颗爱折腾的心。2013年,他成功创办了“利生园生态餐厅”。为了给餐厅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果蔬,同时也看好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他在2015年创办利丰蔬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也让周边群众有了打工的去处。

起初,杨凯华在这片盐碱地上着手建设生态农场并不被人看好。接下来的几年,杨凯华从治理土壤入手,结合各种物理杀虫杀菌的方法和生态循环利用,完全改善原本的盐碱板结土壤,营造了健康的生长环境。在此土壤上种植农产品,化肥用量是常规种植的1/5,农药使用量几乎为零,做到了零农残、高产量、好口感,并完成了无公害认证。“本色、好吃、放心”,是利丰蔬果专业合作社所产农产品的最大特征。

地长草、草喂禽畜与鱼、鸡食虫、羊鸡鸭粪用于垩田,再辅之以国内最先进的以使用“微生物菌肥、纳米矿物油、有机叶肥”为基础的“懒农种植法”,这样在自然生态条件下长成的果蔬、饲养出的禽畜、养殖的鱼虾,品质高端、口感鲜美。杨凯华自豪地介绍:“这里出产的农品,凡是直接销售的,价格一般都比同类非‘生物链’产品高出3倍以上,但依然供不应求。”

站在田里的杨凯华,眼中有光,心里有谱。尽管“生物链”上长成的农产品广受欢迎,但杨凯华还在探索果蔬产品高品质前提下的高附加值。他先后引种日本网纹瓜、草莓,本地芋艿等,种植的品种也愈加丰富。“利丰蔬果专业合作社目前除了为‘利生园生态餐厅’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果蔬,还是沪上3个高档社区的农产品配送基地。同时也为我市多家水果店长期供应当季果蔬。”杨凯华脸上洋溢着喜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杨凯华荣获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南通市青年农民创业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当前,杨凯华又有了更清晰的目标:筹建“百草园”,为我市学生提供了解和掌握中草药的实践平台,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人能尝到生态田园里的好产品,也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面对未来,杨凯华信心满满。

(刘嘉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