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届全运会群众项目赛事传喜讯——
我市2名消防员龙舟赛摘3铜
全运会龙舟比赛。
周钰钒(左一)、张晓峰(左二)和队友站上领奖台。
张晓峰(左)、周钰钒(右)载誉归来。
融媒体记者 钱伶俐 姜雨蒙
通讯员 徐燕燕
9月27日晚,第14届全运会落下帷幕。喜讯传来,在全运会群众项目龙舟比赛中,我市2名90后消防队员周钰钒、张晓峰所在的南通市崇川区龙舟队代表江苏出战,这支组建才5个月的龙舟新军闪耀全场,斩获3枚铜牌。
痛并荣耀的回归
9月27日上午,周钰钒、张晓峰载誉而归。在张晓峰工作的启东市消防救援大队吕四开发区专职消防救援站,还未来得及回家的他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见到张晓峰时,他的左臂因肌肉劳损还贴着膏药。经过持续数月的高强度训练,张晓峰和周钰钒的皮肤晒得黝黑,抬臂时有脱臼般的疼痛,但因此也收获了更为强健的体魄,8块明显的腹肌就是绝好的证明。“终于圆满完成任务。”他们如释重负,脸上洋溢着自信爽朗的笑容。
9月23日~24日,第14届全运会群众龙舟赛男子组(12人龙舟)、混合组(12人龙舟)100米、200米直道赛在浙江温州龙舟运动中心举行,2天4场比赛,周钰钒收获男子组200米和混合组100米2枚铜牌,张晓峰在男子组200米直道赛中收获1枚铜牌。
龙舟“小白”完成逆袭
5月初,市消防救援大队吕四开发区专职消防救援站班长张晓峰、吕四专职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周钰钒凭借过硬的体能素质和较好的身体条件被选派前往南通参加集训,组建龙舟队,为参加9月份的全运会做准备,而在此之前,他们从未接触过龙舟。
抵达南通的当日下午,他们便来到了濠河之上,正式开始训练。经过体能考验、实战演练等层层选拔,两人从南通各区县近40名消防员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龙舟队5名选手之二,周钰钒担任头桨成为掌控整条龙舟速度和节奏的关键,体重较轻的张晓峰位置为“右五”,负责动力加持,两人一前一后、相得益彰。
“一周时间适应训练节奏,一个月后熟练划桨动作。”周钰钒告诉记者,训练节奏紧凑,对体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他们每天早上五点半就在濠河里迎着日出开始练习划圈,一圈近5公里,最多一天能划上7圈。“晚上躺在床上浑身酸痛,难以入睡。”周钰钒说。
“差点都练吐了。”张晓峰笑着回忆这段艰苦的训练时光,尽管如此,两人从没想过要放弃。
为团队拼尽全力
如箭离弦、破浪前行,龙舟赛上划手们动作齐整,如出一辙。龙舟前行的快准稳依赖于舟上每一名划手的紧密配合,气息和肌肉的控制都至关重要,这是一项团体协作比赛,考验整个团队的默契度。
9月23日上午男子组(12人龙舟)100米比赛结束时,周钰钒突感身体不适、呼吸困难,被120救护车接走,但等着他的还有下午混合组100米以及次日的男子组、混合组200米3场比赛。
教练劝他放弃当天下午的比赛,但中午打完点滴的周钰钒自觉身体已有所恢复,坚持参赛。就在下午这场混合组(12人龙舟)100米比赛中,团队斩获了本次全运会首枚铜牌,队友们的斗志瞬间被点燃。“我是领桨者,如果我放弃了,就意味着整个团队也会放弃,为了团队我必须拼尽全力。”周钰钒一脸坚定。
周钰钒说,这样一种团队协作的精神与消防救援是相似的。2016年,22岁的启东小伙周钰钒和张晓峰分别加入消防队伍,当问及为何选择成为一名消防员时,两人有着同样的答案:“喜欢这种团队生活,始终有战友做坚强后盾的感觉很踏实。”令张晓峰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深夜救援,他和战友从着火的民宅中奋力救出一位老人,那一刻,他深深地感知肩头重重的责任感。而酷爱健身和长跑的周钰钒曾多次参加省、南通市消防体能比武,一次次为个人和团队赢得荣誉,他还时常在抖音上晒出自己健身小视频,收获一大波粉丝。
结束采访,他们将回到家中与阔别多日的家人团聚。“都近半年没有看到我那还不满周岁的女儿了,很想念。”周钰钒的眼眶有些湿润。稍作休整后,他们即将归队。在市消防救援大队吕四开发区专职消防站站长钱宏伟看来,全运会载誉而归,张晓峰和周钰钒带回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多的是为团队而战的拼搏精神。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