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东市第三届中华诗词大会总决赛落下帷幕,管凌锋成功卫冕——
青春在诗海词林里畅游
融媒体记者 施盛夏 袁竞 姜雨蒙
8月30日晚9点30分,随着最后一轮“飞花令”中23岁的管凌锋险胜小将王添禾,启东市第三届中华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尘埃落定。
管凌锋这个名字,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2019年,我市第二届中华诗词大会的总冠军同样被当时还是南京审计大学学生的管凌峰收入囊中。当得知今年即将开始新一届的比赛,刚刚毕业在家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再次报名参赛。
中华诗词大会,并不是简单考验古诗词的背诵,更多的还是对诗词背后作者、时代背景等内容的深度挖掘,这就意味着参赛者需有极为深厚的知识储备。在总决赛前两轮诗词问答的环节,管凌锋胸有成竹,一路过关斩将,以较为明显的优势进入到最后一轮的对决。
“生活中碰到与诗词相关的内容我会主动查阅资料,平日里积累得多了,准备比赛的时候就能比别人少花一些时间。”面对前两轮突出的表现,管凌锋解释道。管凌锋从小就很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但真正带他走进诗词世界的是中国诗词大会,自该节目2016年开播,管凌锋每年都是忠实的观众。成为诗词爱好者后,诗词类的书籍、文学科普类的视频都成了他汲取知识的来源,虽看得杂,但学得深。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管凌锋来说,古诗词的魅力在于能够学到他不曾了解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剂调味品。“生活中的琐事偶尔让人心烦意乱,这时候如果能坐下来读几首诗,就能让心沉静下来。”诗词中的开阔世界是管凌锋心灵休憩的驿站。
当天晚上场下的百人团中,还有一位很“特殊”的选手,她就是管凌锋的妈妈。他们既是最亲密的家人,更是诗词学习路上的挚友。管凌锋的父母都是诗词爱好者,如今家中依然还保留着已经泛黄的李煜、汪国真等一些诗人的诗词集。曾经是人民教师的奶奶更是从小教他背诵古诗,他在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热爱诗词的基因早已厚植于血脉。
参与两届比赛,管凌锋收获的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更重要的是交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管凌锋眼中,参与过三届比赛的黄赢玺是个值得敬佩的对手。虽然其患有轻度脑瘫,但黄赢玺用诗词治愈身体的缺陷,始终对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也从未停止过对美好的向往。“赛前我就对管凌锋说,希望他能卫冕冠军,结果真的成功了,我很为他高兴。”黄赢玺向管凌锋表示祝贺,赛场上他们互为对手,赛场外他们互相学习、彼此尊重。
管凌锋虽实力强劲,但比赛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最后的“飞花令”环节,初三学生王添禾出色的表现给了他很大的压力。“我很高兴看到东疆大地上出现了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小学、初中生开始热爱诗词,他们的实力也都很强。希望以后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传承和发扬,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诗词是永不过时的美好表达,古人携风月入诗,管凌锋站在时代的潮头与古人对话,他正无比坚定地去往他所向往的诗和远方。
(扫码看更多)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