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8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
2021年08月31日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项目化推进、精准化调度、常态化管护”的“五化”治水模式,全力推进区域治水工程——

活水畅流润东疆

   本文字数:1537

融媒体记者 黄燕鸣

炎炎夏日,每到晚上,市区头兴港滨河公园内,不少市民在此漫步健身,亲水嬉戏。曾今码头林立、砂尘飞扬的头兴港河南城区段,经过一年多的大力度整治、大手笔建设,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头兴港滨河公园的建成是我市开展区域治水工程的一个缩影。作为南通市先行试点的区域治水项目,我市积极探索“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项目化推进、精准化调度、常态化管护”的“五化”治水模式,全力推进区域治水工程。

区域治水 勇当先行者

我市三面环水,河网密布,境内大小河道有5.8万条之多。然而受海潮侵蚀,我市常空守一江清水而无水可用,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600立方米,属典型的资源和水质“双缺型”城市。加之我市为平原水系,水流微澜不掀,河道旱涝难控,形成了“引不进、排不出、流不动、储不足”的水系瓶颈,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因水不畅,倍受制约。

4月16日全市区域治水动员会上,市委、市政府豪迈地提出,围绕“一江碧波潋滟、百里海岸迷人、千河清水畅流、万亩滩涂如画”的水韵启东建设目标,利用3年时间,开辟城市、农村两大主战场,同步推进区域治水。

一场区域治水攻坚战由此拉开序幕,各项试点在高点定位中稳步推进。城市建成区东片总面积37平方公里,是去年区域治水的开局之战。我市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五化”治水模式,全力实施“控源截污、自然活水、自然净化、自然修复”的“一控三自然”治水工程。

系统治理 探索新模式

治污是推进区域治水之基。据悉,建成区东片共有44条河道,其中属于黑臭类的占了近一半。对此,我市投资27亿元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规范“六小行业”排放、封堵直排口282个、整治沿河环境问题点位859个、新建雨污管道15公里、高质量养护雨污管网49公里,通过实施全方位的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城乡污水处理提标、排口高标准截污等工程,初步实现“污水零入河,溢流全控制”。

连通水系乃治水之要。针对建成区东片破坏性束水、严重淤塞等35条问题河道,区域治水指挥部组织彻底清淤疏浚河道25.6公里、拓宽水道4010米、拆除坝埂暗涵36处,初步形成“所有河道连通水系,一张水网覆盖全城”。

生态修复乃治水之魂。围绕“水在城中,城在水中,城水相依”构想,建成区着力构建宜居水环境。以昔日堆场林立的头兴港码头蝶变成滨河公园为代表作,河道公园建设方兴未艾。丁仓港健康公园、中央河名人公园以及蝶湖、紫薇、灵秀等5个河道公园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民乐河、黄浦江路河、世纪大道河等许多城区河道,都以碧水清流、层林尽染之美,成为城市新亮点,休闲好去处。

协作创新 摘取新成果

在通启河下游的聚南大桥国控断面,河水缓缓流动。

作为国控断面,原先这里水质指标经常不稳定。南通市水利局协调开启长期封闭的通启河闸,为我市区域治水提供优质水资源保障,化解边界河、上下游矛盾提供治水样本。同时,我市尝试新三和港以西80平方公里整体整治方案,采用钢木排架束水控导法,有效解决了二级河束水难问题。这一创新性举措使水平均流速达0.11米/秒,区域水质达lll类标准。

创新举措更多体现在调度活水。按照头兴港河、丁仓港河、中央河、惠港河“四河补水”,庙港河“一河入江”的思路,经多次调试,我市提高了32个泵闸管控能级、区域水位提升至3.2米,既达到防汛要求,又汇聚较高势能,促进水体自然流动,初步达到全面、持续、按需、两利、连片、高效6个“活水”效果。

相关部门和区镇协作互助一下子突破了区域治水的瓶颈。

区域治水全力推进,一系列成果已经初显:17个市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优lll类,全市建成生态河道332条,生态示范村27个;蝶湖等一批水文化公园相继面世。

“我们更要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引领,鼓足干劲马不停蹄,在目前建成区西片、吕四城区、圆陀角片区截污全面完成的基础上,加紧实施水系连通及控导工程,力争区域治水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市水务局局长宋亚昌信心满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