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6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
2021年06月29日

钢铁意志筑起丰碑

——王鲍镇更生村村名的由来

本文字数:1269

王鲍镇更生村是以烈士陈更生的英名命名的。

陈更生,原名陈凤林。1918年9月5日诞生在久隆镇贫苦农家。3岁时,父亲陈学清因病去世,母亲被迫再嫁。年幼的更生由伯父收养。伯父省吃俭用供他上学。他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勤奋好学,又乐于助人。但生活难以维持,15岁时辍学,开始做短工挣钱。

1939年,陈更生参加了民众抗日自卫队,并开始结识共产党人。在工作和斗争中,他的阶级觉悟和民族意识不断提高。1940年转入地方工作,同年入党,不久参加南通警卫团。1943年6月,调回家乡东南行署公安局行动队任指导员,杀敌夺枪,锄奸肃特。1944年8月,在反据点战斗中,陈更生和战友化装成送礼的老百姓突入海门崇海镇,缴“九六”式机枪1挺,但不幸中弹负伤。

抗战胜利后,陈更生任东南警卫团保卫干事,两次参加崇明战斗。1946年,他率突击队奇袭宋季港,配合分区部队,攻克灵甸镇之敌。1946年冬,随部队至苏中九分区七团,后编入华野11纵队33旅98团任三营营长。为了人民的解放,他转战南北,出生入死,3次参加掘港战斗,两次攻打石港,又连续参战三余、栟茶、灵甸镇、新港镇、马塘、刘桥、东安镇、南阳村、永阳村等战斗和汇龙镇的“六八”战役。在这些战斗中,陈更生表现出了一个优秀指挥员所具备的组织严密、沉着冷静、指挥果断的素质和不怕牺牲、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

陈更生不仅是一个好指挥员,更是个心中只装着战士和同志的党员。残酷的战事环境,缺粮缺菜的生活条件,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胃病也越来越严重。一次,有个同志给他买来一些萝卜,以代替难吃的辣椒,他硬是省给伤病员吃。冬天,他把上级发的一件毛衣送给了战友。行军中,他帮战士们杠枪背包,自己却常常累得倒下去,爬起来再走。战士们对他又心疼又敬佩。

1948年11月,陈更生率部参加了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他所在部队,沿京杭运河西侧日夜兼程北上,负责阻击援助黄百韬兵团的敌军。军部命令先攻打敌63军渡河占领窑弯镇的部队,断敌退路。陈更生率三营与兄弟部队迅速占领运河两岸,当夜向桥头堡发起猛烈攻击,敌人用炮火还击。我军坚守阵地,敌人强渡运河无望,黄百韬兵团突围也成为泡影。

窑弯镇战斗后,陈更生率部随98团继续北上,到达姜公山一线,从侧翼阻击北上的李延年兵团,掩护我大军向津浦铁路转移。当部队进入姜公山一线阵地时,陈更生主动要求防守该地制高点,旋即率九连扼守山顶阵地。这是一个荒山秃顶,敌炮弹呼啸飞来,陈更生一次又一次指挥连队打退敌人冲锋。敌人疯狂反扑,以一个团的兵力分3路疯狂包抄。九连一个班与敌人肉搏,全部血洒疆场,连长也牺牲了,指导员负重伤。陈更生中弹,通讯员要抬他下山,他两眼冒火,说:“不!今天,我与阵地共阵亡!”他把身边的文件和短枪交给通讯班长,叫他带下阵地。后续部队冲上阵地时,陈更生率的一个连130多人仅剩10多人了。他们凭意志守住了阵地,以鲜血染红了山头。华东野战军第10兵团第29军89师260团追授陈更生烈士人民功臣奖章和记二等功奖状。

为了表达对烈士的深深怀念,1948年12月,陈更生的家乡所在村以“更生村”命名;1953年建更生乡;1959年北部改为久隆公社15大队;1981年5月更名为更生大队;1983年更名为更生村;2001年更生村与协和村合并设更生村。当地一所小学取名更生小学。

(高飞昌  整理)

(连载五十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