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6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农业农村
2021年06月09日

中华绒螯蟹“一龄蟹种”健康养殖技术

本文字数:1841

一、养殖环境

池塘取水口水源充足,水质洁净,供电充足,交通方便。

二、前期准备工作

1.池塘结构:面积:1~2亩;形状:上口:东西向长方形;底部:锅底形;深度:60~100厘米;坡度不大于35度。

2.配套设施:防逃设施:用塑料板圈围池塘四周,高约60厘米;增氧设施:具有配套的底部微孔增氧设施,功率每亩不少于0.3千瓦;铺设瓦片:在池底放置1500~2000片/亩;种植水花生:占总面积70%~90%;配置进排水系统并分开。

3.清淤整塘、沥干晒塘、翻晒瓦片、增减水草:商品扣蟹采集销售完毕,放干水后,三月中上旬利用晴好天气整塘、晒塘,翻晒瓦片(移位)。

4.消毒除害:放养苗种前,用足量石灰进行消毒除害,杀死遗留在池中的螃蟹、细菌、寄生虫和其它敌害。

三、苗种放养

1.苗种选购

选择规模大、技术力量强、信誉好的大眼幼体培育基地,作为供苗单位,例如科研院所基地等。购苗前,不防用矿泉水或池塘水测试大眼幼体蟹苗质量,若早、中、晚试蟹苗2~3小时无一死苗,则此蟹苗为优质蟹苗。

2.放养前的准备

进水及杀菌消毒:4月中旬左右进水,瓦片没入水中,用生石灰每亩75公斤,然后一个星期排水;4月下旬亩用漂白粉100~150Pmm杀菌消毒除害;水质培养:消毒3天后,进水5公分,视情况施用5公斤过磷酸钙和2.5公斤尿素或发酵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以培养基础饵料,一周后实现水体透明度15~20厘米;水质处理:进苗前5天,用生物有机酸解毒;培养水草:水花生占总水面的70%~90%。

3.苗种投放

投苗时间:5月上中旬;运输方法:用泡沫箱(3层,底层放冰块,冰块和蟹苗有隔层)运输,每个尼龙袋装0.5公斤,一个泡沫箱装蟹苗不超过3公斤,上面覆盖湿布;到池塘时间宜上午8~10点;养殖密度:每亩投放有效大眼幼体2~2.5公斤。

四、养成管理

1.科学投喂

投喂品种:颗粒饲料(5%~10%发酵饲料)、麸皮,颗粒饲料蛋白含量为两头高中间少(即先高后减再升);投喂方式:沿池边均匀投喂;投喂时间:蟹苗投池3~5天后,开始投喂颗粒饵料等,每公斤蟹苗投喂0.1公斤。Ⅱ~Ⅳ期间,每天早晚各投一次。Ⅴ期后,每天早晨投喂投一次,一直到高温时每公斤蟹苗投喂2.0公斤左右。水温低于30℃后,再根据蟹的摄食量适量投喂;投喂标准:以饵料台为参照系,根据实际摄食情况,由3.5小时~4小时摄食完作为标准,还要兼顾蟹、水、气候等综合因素来确定投喂量。

2.底质、钙盐及水质调控

底质调控:蟹种培育过程中,投饵量逐渐增多,池底有机物也逐渐增多。随温度升高容易腐烂变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通常从3期仔蟹开始施用底质改良剂(和饲料一样,要选择正规厂商出品且经成功养殖户多年实践卓有成效的产品),一般视气温每隔7~10天施用1次,施用剂量还应根据不同品牌的底质改良剂浓度灵活掌握。

钙盐调控:水体中的钙盐对河蟹蜕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应及时通过施用有机肥等补充水体中的营养盐类。

水质调控:养蟹先养水。池水应常态保持肥、活、嫩、爽状态。应防范池水因藻类死亡形成青苔,产生有毒气体。为确保水质稳定,应定期施用生石灰。生石灰中充足的钙是蟹种蜕壳生长必备的物质,又是改善水质的通用调水剂。一般每隔25~30天施用1次,夏季高温缩短至10~15天施用 1次,剂量为10~15公斤/亩;定期换水,换水是改善水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应视池塘藻类颜色及水质开展换水,一般换水量不超过池水的1/4,20~30天换水一次,夏季高温则注意勤换水。换水时,避开底质改良剂及生石灰的施用生效阶段,每次换水前,还要检查水源水质,严防有害水体入池。平时还可通过定时开启增氧机的方式调节水质。

3.日常管理

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色、透明度变化及其趋势,并进行水质分析(溶氧、PH值、氨氮、硫化氢)和检查底质及蟹情况(摄食、生长、脱壳、病害)。

4.水草管理

在蟹池中移栽适量的水花生,以利于扣蟹栖息,并遮阳降温、净化水质、补充饵料,因此,在扣蟹养殖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注意水花生的养护。水花生在蟹池中理想占比为70%~90%。过密会降低养殖水质,导致水体缺氧。太稀则影响扣蟹生长,不利于水质调节。

五、应急高温天气对策

河蟹是甲壳类变温动物,生存温度为13℃~30℃,30℃以上会影响摄食和蜕壳,处置不当,导致扣蟹大量死亡。①稳水保水,水深应在1米以上,高温期每5~7天加换水一次,注水应在凌晨进行。②管草护草,高温期应保持池中水花生的适度疏密。③选饵投饵,高温季节加大青饵料投喂量,防止扣蟹“性早熟”。④调水改底,应通过适时泼洒生石灰水或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和复合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六、病害防治

在扣蟹培育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蟹病有纤毛虫病、黑鳃病、水肿病、肠炎病、因此应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改良底质,增强扣蟹的抗病能力,另外建议肥水养蟹,秋季水透明度在15厘米左右,谨防水浑、水浊。总之通过改底、调水、营造适宜的养殖环境、微生态制剂的使用预防疾病。

(市农业农村局  刘俊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