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4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1年04月19日

探访王澄、鲍志椿烈士纪念馆——

永不褪色的烽火记忆

   本文字数:1592

融媒体记者 戴丽丽 周凡 王锋

袁竞 姜雨蒙

四月,一个阴天的下午,王鲍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高飞昌带着我们走进王鲍烈士纪念馆。前几天一批参观者献上的花篮还留在那里,花朵有些枯萎,高飞昌下意识地伸手整理了一下缎带。花篮前的纪念碑上,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姬鹏飞亲笔题写的“王澄、鲍志椿烈士纪念碑”十个大字熠熠生辉,这是烈士不朽的象征、人民奉献的见证。

“王澄、鲍志椿虽然不是本地人,但周边老百姓对他们的英雄事迹耳熟能详。”高飞昌所在的王鲍红色宣讲团,专门把王澄、鲍志椿的英雄事迹编写成册,已深入农村社区举办了40多场宣讲,受众超过2000人次。

王澄、鲍志椿同生于1914年,一个祖籍江苏镇江,一个是江苏常熟王庄镇人,因为同一个革命理想,两个年轻人奋战在同一条战线。

两人到东南地区后,王澄任东南行署主任、东南警卫团团长,鲍志椿任东南县委书记、东南警卫团政委。面对日伪军在苏北地区策划实施大规模“扫荡”、“清乡”的严酷形势,王澄、鲍志椿以东南人民抗日自卫总队部的名义,发布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九一八”游击运动的命令,在半个多月时间内,包围敌据点10处,作战81次,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反“清乡”斗争高潮。

在残酷的反“清乡”斗争中,为便于部队在启海“牛角尖”地带回旋、机动作战,东南警卫团根据上级指示,将大部分兵力跳出“清乡”圈进行外线作战,留下小部队组织群众坚持原地斗争,并抽调部分连排骨干支援区队,组建短枪队,把乡基干民兵也组织起来。王澄、鲍志椿带领这支县团、区队、乡民兵三结合的抗日武装,生龙活虎地打了不少漂亮仗。日伪听到他们的名字就胆寒,称他俩是两只“虎”。

“1944年12月26日凌晨,日伪军百余人三路奔袭我东南警卫团团部和东南行署、县委机关驻地巴掌镇,王澄和鲍志椿在村外察看敌情,准备组织反击,不料被埋伏的日军发现,两人同时中弹牺牲,时年均为30岁。”讲到这里,王鲍烈士纪念馆讲解员施馨露的声音有些低沉。

后人在整理他们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王澄写给自己父亲的家书:“前方浴血者可能灰心不干,然我抱定决心,中途不妥协,不灰心……”寥寥90多字的家书,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有九死其尤未悔的无畏气概,更有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如今,这封家书被郑重收藏在王鲍烈士纪念馆内,成为王鲍镇红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感染着一批批前来瞻仰的人们。

时空变幻,英魂不灭。王鲍烈士纪念馆成为启东各界人士特别是王鲍镇及周边村民缅怀英烈的地方。“每逢清明等节日,前来瞻仰祭拜的人更多。”施馨露说,王鲍镇把红色文化作为加强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人们来到这里接受灵魂洗礼,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红色精神在接续传承,先辈们人民至上的情怀理念,已深深地融入王鲍这片革命热土。“山药大王”倪忠辉在王鲍镇庙桥村流转近200亩土地,与村民签订收购合同,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绿化愚公”郭中良,用二十余年时间绿化造林,植树面积达3800亩。先后资助30余名贫困学子,坚持每年慰问王鲍、近海等地的70岁以上老人,设立“启东市慈善基金会郭中良慈善基金”。

先烈热血浸染的革命老区,如今迎来了别样的风景。近年来,王鲍镇充分发扬“创业奉献”的王鲍精神,推进“实力王鲍、绿色王鲍、宜居王鲍、幸福王鲍、红色王鲍”五大工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获评江苏省文明乡镇,建群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江苏省美丽乡村,庙桥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黄英、九令、建群三个村被评为江苏省水美乡村。2020年王鲍镇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36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同比增长22.57%,其中工业投资13.51亿元,同比增长48.98%;服务业投资2.79亿元。

曾经为革命奋斗终生的先烈已逝,然而庄重的纪念馆还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一处建筑,两位英雄,一种精神,一次洗礼,一份传承,王澄、鲍志椿等无数的革命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丰碑,生动地诠释着奉献与牺牲的时代内涵,指引着后来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扫码看更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