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3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专版
2021年03月24日

吴亚鲁:天地能知忠烈心

   本文字数:2378

吴亚鲁雕像

把星星火种播在故土家园

吴亚鲁,乳名肃官,名肃,又名渊、渊之,字亚鲁,因革命需要,曾化名李汉民、陈俊卿、吴野鷺、吴雅鲁、吴野鲁等。

1898年12月8日,吴亚鲁出生在如皋县潮桥镇(现属如东县马塘)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19年,吴亚鲁从如皋师范毕业,在金沙当了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次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求学期间,吴亚鲁目睹当时社会的腐败和落后,产生了强烈的革命愿望,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还参加了中国少年学会,逐渐成长为一个社会主义者。

1922年2月5日,吴亚鲁被推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京地方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是迄今为止、有据可查的南通籍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2年暑假,吴亚鲁回到家乡,开展宣传活动,传播革命思想。8月27日下午,他联络邀请旅宁、旅沪、旅京等地求学的如皋籍学生五十多人,成立了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的进步团体平民社,创办社刊《平民声》,并任主编。至1923年,如皋平民社社员已发展到200余人。

与此同时,吴亚鲁联络老家潮桥附近的一些青年,组成潮桥青年学友会,刊行《潮桥青年》,在当地知识青年、旅外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苏德馨、叶胥朝、陆景槐(陆植三)以及吴亚鲁的表弟丛允中、弟弟吴亚苏等一批青年在他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党的优秀干部。

其中,弟弟吴亚苏是受吴亚鲁革命思想影响最深的人。

吴亚苏比吴亚鲁小9岁,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南通特委委员、农委书记、如皋县委书记等职,参与领导过如皋五一农民暴动,1929年8月在如皋西门外大校场被反动军警杀害。临刑前,吴亚苏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

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至1933年,在那风雨如晦的残酷岁月,前后不到五年,包括吴亚苏在内,如皋县先后有8位县委书记将热血洒在那片高沙土上,谱写了党领导下如皋地区反帝反封建斗争最壮烈的一章。

如今的吴亚鲁纪念室内,不仅有吴亚鲁、吴亚苏并肩屹立的塑像,还设用专门篇章,介绍吴亚苏烈士生平事迹。

徐州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创建人

岁月静好。每天,徐州市鼓楼区中心商圈,人流如织。

彭城1号时尚街区林立的商贸大楼之间,还完好地保留一排黛瓦红廊、典雅别致的平房,房檐下的匾额标明:“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当地人则习惯地将这栋老平房称为“吴亚鲁旧居”。

吴亚鲁是党派到徐州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1923年夏从南京高师毕业,吴亚鲁受组织委派,到徐州开辟党的工作,担负开展地方上的革命活动、筹建党团组织的使命。他掩护身份的职业,是省立第三女子师范教员兼第三班级主任。

以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为主要活动阵地,吴亚鲁依托教学之便广泛与徐州各校进步师生接触,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1924年6月,徐州第一个社会主义团组织成立,吴亚鲁任书记部主任。当年12月,徐州团组织改组为青年团徐州地方委员会,吴亚鲁被指定为书记。1925年,吴亚鲁成立了徐州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徐州支部。

1925年七八月间,因在第三女师驱赶校长斗争中暴露了身份,党组织为保护吴亚鲁,将他调离徐州。徐州短短两年,吴亚鲁带领一大批进步青年成长为党的骨干,被称为“徐州地区和豫东、皖北邻县的革命运动的重要的引路人、播种者”。

在省立第三女师,吴亚鲁还结识了一生的革命伴侣——苏同仁。苏同仁是宿迁地区第一位女共产党员,曾创建睢宁县第一个党支部。1926年,吴亚鲁与苏同仁在南京结成伴侣,其后相携参与了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等。1939年,受中共中央派遣,苏同仁与陈潭秋、毛泽民等赴新疆工作。她经常往返于新疆与陕北之间,进行联络工作。后因叛徒告密,在甘肃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受尽折磨始终坚贞不屈,1943年在狱中病故。

“平江惨案”中为掩护同志壮烈牺牲

1925年离开徐州后,吴亚鲁先后前往河南、南京工作,北伐开始后受组织派遣随军出征到武汉,随后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离开军界去广东,接着去厦门、台湾、香港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8月,吴亚鲁当选为福建省委委员并任宣传部长,9月中旬以省委巡视员身份到永春县,出任该县代理县委书记,11月中旬回福建省委工作。1929年5月,吴亚鲁任福建省委秘书长,不久增补为省委常委。1930年8月,福建省委合并党、团、工会等组织,成立福建总行动委员会,吴亚鲁为候补执委。其后,他调山东工作,历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长等职。

1930年至1933年,吴亚鲁曾4次被捕。第一次是任山东省委宣传部长时,在青岛入狱,因敌人未查获证据而获释。第二次是在上海租界开展工作时被捕,也因证据不足而获释。第三次是在1933年初春,去某秘密机关联系工作时被捕,敌人虽多次严刑逼供,最终仍无可奈何将其释放。第四次是1933年夏天,因叛徒出卖,在上海法租界被捕,经柳亚子请著名律师史良等为之辩护,方免于引渡给国民党当局。后关押3年有余,直至1936年冬才脱离牢笼。出狱后,他在上海新知书店工作,翻译宣传马克思主义英文读物。

1938年,吴亚鲁在湖南长沙办事处找到徐特立,被分配到新四军平江留守处(后改称通讯处),任秘书主任,党内职务为中共湘鄂赣特委委员。

1939年上半年,国民党炮制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等反动文件,国民党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杨森加快了反共步伐。6月12日午后,二十七集团军司令部特务营包围了平江县新四军通讯处,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案发当日,敌人先将通讯处的新四军上校参谋涂正坤骗出去杀害,接着一群荷枪实弹的暴徒冲进通讯处,气势汹汹地叫嚷:“你们谁是负责的?快出来!”正在工作的吴亚鲁看到苗头不对,为掩护其他人,毅然挺身而出:“我就是负责的,你们要干什么?”他一边抗议,一边赤手空拳跟敌人搏斗,敌人对准他的头部、胸部连开两枪。

吴亚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忠骨埋在湖南平江,浩气长存家乡马塘,两地两座丰碑,一尊民族脊梁。”家乡人民永远铭记这位江海平原上开天辟地的革命先驱,2007年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落成,专门在馆内设立吴亚鲁纪念室,展出其生平事迹。

2009年9月,吴亚鲁烈士入选“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

(摘自南通日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