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3年11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06版:慈善
2013年11月20日

陈一心那些年的那些事

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周嘉生

本文字数:2550

陈一心家族基金会捐资助学资料图

今年11月29日是陈一心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日。每当我想起一心先生,我总深深地为他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美德而感动,为他捐资公益、回馈乡梓的善举所赞叹,一心先生熠熠生辉的形象永远留在家乡人民的心中。退休后从事慈善事业,我更崇敬这位慈心厚德、品格高尚的长者。现将我结识一心先生的几个情节整理出来,以表怀念。

慷慨解囊,为民解困

1997年秋,我在担任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到通兴乡检查农业生产时看到经济条件较差的头补村主要埭路都是黑色的柏油路,路面宽阔平坦,伸展在村庄田野之中,令人耳目一新。我很惊讶,一问才知道是陈一心先生捐资兴建的。

据村里介绍,1996年秋天陈一心先生回到家乡,看到家乡人民都富裕起来了,盖了新楼房,都喝上了陈一心先生捐资兴建的自来水,用上了陈一心先生捐资架起的高压线,但村间泥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雨天泥泞不堪。一心先生感慨地说:“这路,还是我小时候的黄泥路,难走啊!”村长诉吐衷肠,道出了修路的难处,说:“陈先生,您为我们家乡已办了自来水、高压线等许多好事,我们不好意思再提路的问题了。”一心笑着说:“这样吧,我想一个办法,你们把修路的预算给我看看再说。”

村支部与乡政府赶忙派人到市政府有关部门,经过实地察看和测算,核定了初步预算,寄给陈一心,陈先生同意这一预算,资助款随后汇出。

第二年夏季施工,乡政府派出得力负责的工作人员作为工程监理,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乌黑的柏油平坦如砧,一望无垠,村民们再也不为雨天走路烦愁了,村民欢呼雀跃,都高兴地说:“我们托了陈先生的福。”

看着这仍散发着沥青味的柏油路,我感慨万分。陈一心先生,我曾在王鲍工作时就听说过他捐资公益的事,真是如雷贯耳。一个人能驻留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被爱戴之人该多好啊!每当家乡人们行走在宽阔光滑的大路上,当人们喝上洁净甘甜的自来水时,当人们依在河上的水泥桥栏杆上聊天时,都至今惦记着一位老人——陈一心先生。我以陈一心先生捐资筑路、造桥为引子,考虑着一个问题,社会集资、公民筑路。社会集资主要靠老板、企业家,公民筑路大家出力。在以后的几年乃至十几年中,在我市大规模推进村级道路白色化进程中,众多企业家、知名人士慷慨解囊捐资修桥筑路,陈一心先生的善举无疑起了榜样和典范作用。

慈心厚德,捐资助学

2000年秋,一个金风送爽的日子,我的老前辈,原政协副主席倪国豪同志慎重地送来一份陈一心先生的捐赠书。内容是,为发展家乡教育,培育优秀后代,陈一心先生决定捐资300万元人民币(第二年又捐资100万,用以添置教学设备),在家乡通兴建一所小学。我接过这份充满爱心,饱含乡情的捐赠书,思绪纷纷。一位在外闯荡、风餐露宿、艰辛磨砺的成功人士,在暮年回馈乡梓,将其积蓄无偿奉献给家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心先生就捐资建造邱翠凤幼儿园,后在1990年捐资兴建陈兆民文化中心,1992年捐资兴建陈兆民中学,1996年捐资建造陈黄秀珍医院,今又捐资兴建小学,真可谓功德无量、至善至美。

我立马交待教育局和乡政府不负一心家族期望,将善事办好,好事办实。学校基建工作在各方努力下,于2001年3月8日破土动工,同年8月28日竣工。学校坐落在兆民镇东部,占地面积23862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三层的教学楼和综合楼组成,楼间操场中央,敬立着陈尚义老先生半身铜像,大楼后为生活用房。学校为四轨制小学。2001年10月27日,陈尚义小学举行了热烈隆重的落成典礼,一心先生携夫人陈范俪瀞等专程从香港回来参加落成典礼。我时任市政府市长,参加了这一特别有意义的活动。一心先生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充满爱心的讲话,他一再勉励全体师生勤奋努力、励志教学,希望“今日莘莘学子,来日济济英才”。

会议回来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近百年的启东历史上,知名人士捐资教学、奉献公益、扶贫济困的不少。陈一心先生捐资办学从幼儿园到小学又到中学,公益事业从捐资修桥筑路到架设高压线,兴建自来水管等,从捐资建医院到捐资兴办文化站,是最全面、捐资最多的一位,如此慈心厚德、品行高尚的成功人士真不愧为我们后代敬仰和传扬。2001年,启东市人民政府为了彰显陈一心先生慈善公益、回馈乡梓的功德,报请上级民政部门同意,将通兴镇更名为兆民镇。

美名远扬,薪火相继

2003年11月底,我接到陈一心先生于11月29日突然离世的噩耗。我为家乡失去一位在外奋斗成功、业绩优秀的企业家而悲痛不已,为启东失去一位热心慈善、回馈乡梓的海外侨胞而痛惜万分。当时我已到市政协任职,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负责人一同带着家乡百万父老乡亲的哀思,专程到上海龙华殡仪馆沉痛悼念陈一心先生。在非洲华亨集团公司总经理黄耀庭先生致悼词后,时任启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施学雷噙着泪水发表了厚重而深情的讲话。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一生中参加最隆重、最厚实、最传统的追悼会。家乡人民永远怀念陈一心先生。一心先生逝世后,一心先生的儿子陈禹嘉秉承父辈遗志,仍继续关心家乡发展,继续捐资教育、公益,可谓美德传承,薪火相继。

2010年元旦刚过,时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倪春元与我商量如何为已故的陈一心先生铸一塑像,留给后人,永远怀念。我随即与南京晨光集团联系铸一尊铜像,请胡教授设计制作。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初像完稿。2010年2月8日(农历庚寅年廿五),春元市长白天忙完公务后与我连夜赶往南京,审定陈一心先生塑像。塑像按一心先生中年的标准像和老年时照片设计成半身塑像。端详着一心塑像初稿,先生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目光炯炯,仿佛又回到了家乡,我心里充满一种崇敬。一心先生励志奋斗,事业有成,回馈乡梓,慈善公益,功德无量,今铸铜像回报先生,愿先生含笑九泉。我们按照一心先生照片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胡教授一一作了记录。

2010年3月29日,陈一心先生铜像由南京运至启东,安立于启东市陈兆民中学。先生又回来了,回到了他捐资兴建的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的陈兆民中学,与父亲塑像同堂隔厅,面朝东方。我虽功底浅薄,但我用心和情为一心先生铜像撰写了碑文。4月7日,陈一心先生铜像揭幕仪式在陈兆民中学举行,市领导倪春元、潘国红、宋逵等出席一心铜像揭幕仪式,倪春元同志在揭幕仪式上讲话。一心先生夫人陈范俪瀞及一心家人专程来启参加揭幕典礼,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周嘉生与陈范俪瀞为铜像揭幕。

一晃十年,先生虽遨游西天,但归根于兆民。每逢清明节,家乡莘莘学子都怀揣鲜花来到塑像前缅怀先生,重温先生教诲“励志奋斗,学业有成”。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