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11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银行业界
2020年11月09日

《商业银行法》将迎第三次大修

本文字数:1368

《商业银行法》将迎来第三次修改。

10月16日,央行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下称《修改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修改建议稿》内容明确,将建立分类准入和差异化监管机制,完善商业银行市场准入条件,增加对股东资质和禁入情形的规定。

修改哪些内容?

此次《修改建议稿》共11章127条,内容主要在8方面进行了修改:一是完善商业银行类别,扩大立法调整范围;二是建立分类准入和差异化监管机制;三是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四是强化资本与风险管理;五是完善业务经营规则,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六是规范客户权益保护;七是健全风险处置与市场退出机制;八是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修改建议稿》明确完善了商业银行业务范围与业务规则。《修改建议稿》称,商业银行应当根据本银行类型、规模和业务实际,制定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战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区域性商业银行应当在住所地范围内依法开展经营活动,未经批准,不得跨区域展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可接受的存款类型和金额、客户群体的类别和规模等分别制定具体规定。

同时,《修改建议稿》明确村镇银行法律地位,为未来出现的新型商业银行预留法律空间。

《修改建议稿》规定,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办理本法规定的商业银行业务的,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修改建议稿》第五十五条(利率机制)规定,商业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可以与客户自主协商确定存贷款利率。

在健全风险处置与市场退出机制方面,《修改建议稿》将原第七章整合充实为第九章“风险处置与市场退出”,参考国际准则,总结我国银行业处置经验,建立风险评级和预警、早期纠正、重组、接管、破产等有序处置和退出机制,规范处置程序,严格处置条件,完善职能分工。

完善多层次银行体系

央行表示,修改《商业银行法》一是支持我国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二是引导银行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三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迫切需要;四是坚持市场化导向,建立完善多层次银行体系的必要条件;五是加强客户权益保护,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现实需求。

央行认为,为落实“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大中小合理分工的银行机构体系”的要求,亟需从制度层面引导商业银行找准定位,多元化、专业化发展,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市场良性竞争。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近日发布研报认为,三季度银行业经营业绩将较市场悲观预期有所扭转,监管要求有所松动,行业营收和盈利增速趋于收敛。但受全年处置核销因素影响,不同银行间表现有所分化。鉴于国内经济表现出较强恢复动力,机构投资者配置力量可能改变等因素,四季度银行股投资机会将大于风险,板块估值有修复空间。

近期,中国银行发布《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指出,疫情冲击下,我国应以此为契机,适当提升银行准入标准,稳步把握银行准入节奏,通过调节银行机构数量,实现效率、安全与监管资源配置的平衡。我国应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不同银行特许权价值、业务边界和服务对象形成更清晰、细致的顶层设计,引导银行差异化竞争。通过差异化的监管成本和门槛设计,引导各类银行差异化发展,抑制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规模情结。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