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9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时评
2020年09月16日

来论

触网时代破解老年人“数字窘境”

   本文字数:1142

徐建中

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54亿,其中有将近2亿老人从未接触过网络。触网时代,不少火车站已经取消窗口售票、路边打不着出租车,出行难;到医院排队半天却被告知号已挂满,就医难;疫情期间避免接触,取消现金交易,购物支付难;部分老年人因不会使用健康码,出现难以乘坐交通工具、甚至回家受阻的现象……作为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奠基者,这些老人们却在不断进步的社会里变得无所适从,遭遇难以跨越基于年龄的“数字鸿沟”。(9月6日中新网)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手机支付、网约车、网上售票、预约挂号等“触网”形式给年轻人带来了便捷“红利”,可同时也给老年人带来了无数困扰。在很多老年人的传统意识里,只要带了钱,就可以走遍全国各地,但如今很多地方必须扫码才能通行,而扫码必然和数字化接轨,老年人文化程度总体偏低,记忆力和接受能力也明显下降,所以一下子很难适应这种“数字高知化”。那么,在老龄化形势日益加剧的当下,应如何破解老年人的“数字窘境”呢?

首先,不妨从“儿女反哺”入手。父母老了,“教育反哺”应是儿女们应尽的责任,可在不少儿女眼中,总认为“触网”是年轻人的事,父母年岁那么大,怎么学得会?其实不然,老年人虽然反应会慢些,但数字产品的使用学起来并没有想象中困难。作为儿女,应有孝心,就像父母当年教自己走路一样,一遍不会就二遍,二遍不会就三遍,相信只要有耐心,就一定能教会父母,增强他们不落伍于这个时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不妨从“社会扫盲”入手。面对数字困境,很多老年人虽然也想改变,但他们总认为年纪一大把,学那些数字网络太难,所以干脆放弃了。这就需要全社会都重视老年人这个群体,多考虑他们的实际需求,相关部门应加大针对老年人科普教育和培训的力度,全面开展针对老年人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扫盲”。比如可以在老年大学或社区开办教学班,通过系统讲解让老年人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三,不妨从“人性产品”入手。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快时代,应适当为老年人“慢下脚步”,保留一些他们所习惯或不得不使用的产品,填补他们在网络时代的“盲区”,释放人性化的善意与温暖。同时,不妨加大对适合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人性化产品设计和开发,让他们学起来简单,用起来简便。比如微信的语音功能,就很好地纾解了老年人的打字难题。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关心老年人的需求和生存状态,已经成为衡量老年人晚年是否幸福的一项重要指标。不难想象,如果老年人不会使用电子设备,就很容易被社会排斥,生活质量势必越来越低。破解“数字窘境”的一小步,也是关爱老年人迈出的关键一步,无论是“儿女反哺”,还是“社会扫盲”,亦或是“人性产品”,都意味着老年人的需求不容忽视。所以,多方发力让老年人跟上“触网时代”的节奏势在必行,那不但是每一位儿女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