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7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文化
2020年07月16日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感知启东”主题创作采风之四十三

走进高新区(近海镇)

近海:诗意的田园诗意的海

本文字数:1176

近海采风 张勇 摄

春夏之交,艳阳高照。站在启东近海镇巍峨的海堤上,感觉海边的风也是暖的。

巍峨的海堤两侧,一边是满眼绿色的田园和高耸的建筑群,一边是奔腾不息的海和海滩上星星点点的游人。

一群北归的大雁从头顶飞过。

南来北往的大雁,在流转的时光里,见证了这片田园这片海的沧桑变迁。

200多年前,这儿还是一片汪洋。近海镇地区成陆较晚,在1929年出版的启东县行政区划图上,还没有川流港、半滩滧、海丰镇、公益村等这些近海镇的地名。

大海,无疑是孕育这片土地的伟大母亲。

脚下这道始建于1999年的海堤,当初还曾浪涛拍岸。今天,放眼远望,挡浪堤外平坦的沙滩,正以其舒缓的身姿伸向远方,浑然弥合于海天一线处。诗意的这一片海,每天两度轮回,潮起潮落,二十余年生生不息,在挪动中积淀起的一颗颗微不足道的泥砂,或许就是书写脚下这片诗意田园的一个个优美文字和精致标点。

诗意之美,或许就是它所凸显的自然曲线之美。脚下那片诗意的田园诗意的海,曾经跌宕起伏的苦难,已经成为这部诗意田园诗意海的动感篇章。

六十多年前,被称为老黄岸的海堤,原在西边大约四五千米。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老黄岸脚下,便诞生了一群跑海人。一天两回落潮时分,跑海人或忙着在网笼里拾捡鱼虾蟹,或在滩涂上勾取文蛤、泥螺。偶遇海上木头毛竹等漂浮物,便是大喜。也时有被怪潮夺取生命的跑海人。随着海岸线日渐东移,跑海人渐少。

三十多年前的第二道黄岸内,曾经是生存环境极为艰苦的盐场,盐场养对虾。我一位同事的外甥,当年携某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的包头籍女友来到了盐场。那年冬天,我随同事前往。盐场漏风的职工棚舍,既无暖气也没空调。在包头一入冬就享受供暖的这位女孩,哪能受得了南黄海边寒冬这般潮润湿冷之苦?已怀有身孕的她一见我同事,道一声“舅舅”,接着就是一长串委屈的泪滴。然而,因为爱情,她选择了坚持。如今,她已成为当地一个规模养殖场的老板娘。

老黄岸内,曾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七十多年前,新四军东进,在此播下了绵绵不绝的革命火种。川流港小学旧址旁,一棵枝繁叶茂的百年老茶树下,曾留下过抗大九分校将士级学员培训当地基层抗日干部的身影。临海村宋奇才参加新四军骑岸镇战斗火线入党、杨香圃村顾大妈临危不惧智救抗日干部、川流港一带群众配合新四军奇袭利民镇日伪据点等革命故事,无一不是这一片土地上的红色基因。

当这些红色基因融进了脚下的这一片土地这一片海,便使饱经沧桑的这一片土地这一片海,赋予了充满诗意的生命活力。

曾经的盐碱滩,如今已崛起成为一座20多平方公里的美丽滨海新城,其间有一座已达万人规模的大学城;曾经的不毛之地,在五月的暖风里,绿阴如盖,繁花似锦,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一座占地350多亩的盐生植物园,目前拥有同步种植的盐生植物32科100多个品种,植物园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成立科研中心,一些前沿科研成果,已蜚声华夏神州。

诗意的田园诗意的海,原来是那么美的。

陆汉洲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