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1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江海潮
2020年01月23日

跑发财

   本文字数:1577

沈晖

 

儿时吃了“腊八粥”,就掰着手指盼新年。因为六七十年代国家经济困难,农村里人一年四季吃粗粮,穿破衣,住小屋。只有到了大年初一,才可吃上几顿白米饭、穿上土布新衣服,当吃上年糕、圆子,小孩子们更是高兴得欢呼雀跃。在童年时代,为了能多吃点糕和圆子,我还参加过一次“跑发财”呢。

“跑发财”是八十年代前流行的农村习俗,其实就是“讨饭”。在那年代,腊月廿四一过,就有来自兴化、东台等地的男人,他们身穿百孔千疮的破衣,脸上涂着五颜六色的油彩,手里摇着一束挂着铜铃的松枝,“嘀铃、嘀铃”地来到农家门口,朗声送上新年的祝福:“财神到,福运来,老板年年发大财;爆竹落地纸开花,恭喜财神到你家;发财、纳财,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都发财!”。唱完,弯腰鞠躬。这时,屋里人总会拿些年糕、圆子放入他的竹篮,即“发财圆子、发财糕!”。

听到“嘀铃、嘀铃”的响声,“跑发财”的人后面总会跟着一群嘻嘻哈哈的孩子。

9岁那年,我吃过年初一早饭,正和小伙伴兵兵玩。看到一个头戴乌纱、身穿红袍的“跑发财”人,摇着铃铛走东家、串西家。这时,小兵哥哥提议,“你看‘跑发财’人,一大早圆子、糕就半篮多,我俩也‘跑发财’去?”,“好啊!”,两人一拍即合。于是,我俩就拎着竹篮追上他,开始“跑发财”了。

我俩年纪小,不会说话,一般来到人家门口,就倚靠在门框一声不响。“跑发财”的摇着铃铛,唱完“恭喜新年、祝贺发财”之类的顺口溜,我和小兵竹篮里同样得到年糕圆子,然后跟着“跑发财”的一起说道“谢谢!”,再走另一家。这样2只埭走下来,竹篮里沉甸甸的,年糕圆子还真不少呢。

说来幼稚可笑。我俩“跑发财”,为啥不拣远些地方,可偏偏就在本村转呢?令我尴尬的是碰到熟人,“啊,这不是南埭上老农的儿子么?你也来‘跑发财’?!”一听这话,我感到有些羞涩,不得不拉下帽檐。

没走多久,来到了邻村,心情的确放松了许多。谁知“跑发财”的却不让我俩跟了。估计:他认为我俩身着便衣,冲淡了他的身价,还默默无闻地跟着,又占他的便宜。没办法,到了村口,只好跟他分道扬镳。

不觉到了日挂中天,肚子也跟着咕噜咕噜叫起来。我和小兵啃着2个冷圆子,不顾疲倦,继续前行。

谁知来到向阳乡海界河沿,遇上3个大男孩。他们依仗人多势众,寻衅闹事,过来要抢我俩的竹篮。我俩毫不示弱,与他们扭打起来。正当大家各不相让时,一个过路的大伯给我们解了围:“大年初一,你俚吵啥?快分手!”这几个孩子一看苗头不对,一哄而散,溜之大吉。

不知过了多久,来到向阳镇三大队东头。走进北宅时,一条大黄狗突然窜出,咬住我的裤腿不放。吓得我跌倒在地大哭起来,小兵丢下篮子就跑。“小黄,我知道你要寻打了!”话音未落,一位留着短发的大妈从屋里走出来,赶走了黄狗。她见我没被狗咬伤,心疼地说,“哎,小小年纪,大年初一出来跑啥发财?我多给你点,快点回家吧!”说罢,她从家里拿来一大把糕片,分别放到我与小兵的篮子。顿时,我感到心里暖暖的。

炊烟四起,夜幕来临。转悠了一天,我和小兵各自拎着大半篮子糕与圆子,拖着疲倦不堪的身体回家,我心里满怀希望能得到父母的夸奖。谁知,一到家却遭到老爸训斥:“大年初一,啥人叫你去的?不怕人家笑话?!”望着他生气的样子,我心里好委屈:真是掮石臼做戏——吃苦不讨好!

虽说那次遭受父亲训斥,后来再也没去“跑发财”。但是,这次经历使我受益匪浅,并由此养成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好习惯。一是更加珍惜粮食;二是同情上门乞讨、“跑发财”的人,我总舍得多拿些粮食给他们。

五十年光阴,沧桑巨变。尤其是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裕。天天吃白米,天天穿新衣;家家有彩电,天天如新年;当年“跑发财”的农村习俗,早已销声匿迹。再加上现在市场繁荣,商品琳琅满目,别说吃糕和圆子,就是吃蛋糕、面包,小孩子们也会挑三拣四。现在,我一有空,我就经常向幼辈讲述当年“跑发财”的往事,旨在教育后代不忘过去,珍惜今天。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