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12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
2019年12月23日

南阳镇元祥村整治环境、移风易俗出新招

有害垃圾兑换生活用品

   本文字数:886

本报讯 12月15日,正是南阳镇元祥村“垃圾兑换活动”开放时间。一大早,位于村委会旁的“垃圾回收超市”内,不少村民提着农药包装袋、空农药瓶等来这儿排队换取相应生活用品。

“半个月,家里屯了十几只农药包装袋,可以换一包盐。”在兑换现场,村民黄志祥笑呵呵地说道,以前这些有害垃圾都丢到垃圾桶里,现在回收换生活用品,不仅可以得点小实惠,还增强了回收垃圾的意识。

元祥村是四青作物种植大村,农用薄膜、农药瓶和农药袋是村民在生产中产生的最多的垃圾,这些都属于有害垃圾,村民无法将其当作废品来处理。因此,大多数的村民对于该类的垃圾回收积极性并不高,经常看到破损的农用薄膜等有害垃圾四处散落。

今年10月,南阳镇元祥村创新探索“变废为宝”新模式,推出有害垃圾兑换生活用品活动,10只农药包装袋或2斤废弃农用薄膜兑换1袋盐,100只农药包装袋或20斤废弃农用薄膜兑换1桶油。“回收到的农药瓶、农用薄膜等由村委会运送到禾盛农资公司统一处理。”元祥村党总支书记政辉介绍。

“以前,垃圾打包全扔,现在一有垃圾我都会分类回收,换点生活用品。”村民陈美说,村里搞了这个垃圾兑换活动后,环境一天比一天好,村民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的环保意识逐步提高。现在,每月的15日、30日,位于村委会旁的垃圾兑换点内总会有不少村民提着空农药瓶、农用薄膜等来到这儿排队换取相应的物品,回收有害垃圾已成了村里的一个新风尚。

“有偿回收,对环境保护是一项有益举措。”在政辉看来,“垃圾兑换超市”花小钱办大事,不仅树立乡村文明新风,更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赢。在生态效益上,逐步改变村民原来随手丢弃垃圾的不良习惯,有效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效益上,收集了大量农药瓶、农用薄膜等“有害”垃圾,既有效减少了农残、重金属和白色污染,又为村民节省了生活成本,群众主动参与处理垃圾的意识显著增强;在经济效益上,利用垃圾回收点,大大减少了雇佣乡村保洁员的费用支出,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目标。

截至目前,元祥村共回收农药包装袋4200只,前往兑换的人员涉及8个村民组近100人。下一步,元祥村将继续完善“有害垃圾兑换”的监督机制,对垃圾的兑换、运输、处理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

(陈天灵)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