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5年07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专版
2015年07月30日

东南地区的反“清乡”斗争

本文字数:4222

日伪继江南“清乡”后, 1943年4月8日,汪伪清乡委员会秘书长李士群与日军签订《苏北第一期地区清乡工作实施之协定》,决定于4月10日对南通地区开始“清乡”,9月底以前完成。3月底至4月初,日军从江南调来61师团菊池联队4个大队3200余人,启东保安大队于4月9日开抵汇龙镇,伪34师 “清乡”指挥部进驻汇龙镇, 6月,海启又各进驻一个“清乡”警察大队。东南地区日伪军兵力从原近千人激增至6000人左右。4月2日,伪启东特区公署成立,并相继建立特务、警察、政工团以及用于强化保甲制度和强化封锁线的“清乡”机构。

1943年3月中下旬,县委召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以武装斗争为主,一切从积极斗争出发,全力开展游击战争,掀起群众性的斗争高潮,准备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斗争,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粉碎敌人的“清乡”阴谋,达到胜利坚持原地斗争的目的。

 

★反军事“清乡”

1943年4月初,日伪对苏中四分区开始所谓的军事“清乡”。 4月20日,日伪调集优势兵力,分南北两路开赴启海地区,派舰艇在沿江沿海巡逻,配合海门、启东、通东地区据点的日伪军,兵分九路同一天到达海中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扫荡”、“清剿”。 日伪利用棋盘式的地形特点,采取铁壁合围和篦梳式的战术,由西往东,逐乡、逐保昼夜不停地进行搜索,拉网式向前推进。

日伪在启海地区构筑的梅花桩据点示意图

广大军民乘敌人立足未稳之机,开展反筑据点的斗争。一批灰色党员和民兵冒充民夫混入工地“磨洋工”,使得敌人无可奈何,碉堡工事一时筑不起来。聚星镇的伪保甲指导员打报告给苏北清乡公署主任张北生,哀叹,“这里与江南不同,外面种棉花的都是新四军!”6月20日,东南警卫团的一个排和海东区队,在陆茂荣窑附近伏击从南阳村到东兴镇去的伪34师一部30余人,结果毙伤敌军多名,我部无一伤亡。海东区反“清乡”斗争的首战获胜。海东区北固乡民兵队长龚友山,带领民兵在樊学通小店附近,利用青纱帐伏击,击退由海复出动的一个日军小队,打响民兵直接参战的第一枪。龚友山和他的妻子秦锦兰、儿子龚楚桥,一家坚持抗日,被东南行署誉为“父子英雄,一门忠义”。

在反军事“清剿”的同时,县委发出“向南挺进,粉碎敌军封锁”的号召,开展破竹篱笆的反封锁斗争。日伪惨淡经营的沿江竹篱笆的封锁线在我军频频破击下,再也无力修复。广大军民在破击日伪江边封锁线设施和竹篱笆的同时,全面破击公路交通线,1943年5月,通东军民把吕四至包场公路分割为6段。在此前后,吕四区军民5次破坏牛桥和吕久公路。启东区军民在7月1日掘断汇龙至南阳村18华里长的公路,拆毁桥梁2座,造成日伪交通联络的极大困难。

经过军事“清乡”和反军事“清乡”的较量,日伪“清剿”,“封锁”的目的非但没有达到,相反遭到我军民的沉重打击。据4~6月份统计,县团、区队作战49次,毙伤日军21名,毙伤俘伪军警59名,缴步枪13支,盒枪3支,子弹200发。6个区锄杀敌探、特务、编查员、伪乡保长79名。我东南军民在斗争中,逐步形成县团、区队、民兵三结合的抗日武装力量,坚持内线武装斗争的网络,开始群众性游击战争。

1943年抗日民主政权苏中四分区行政专员公署关于反“清乡”斗争的布告

 

★反政治“清乡”

日伪政治“清乡”的中心任务是组织编查委员会,进行编查保甲。其基本做法是10户编成甲,10甲编成保,实行一户“犯法”10户“同罪”的连保连坐,强迫户与户之间相互监视,相互告发。

东南军民针锋相对,开展武装反编保甲斗争,拆除、烧毁原有门户牌、户口簿,严厉打击积极活动的区乡保甲指导员和编查委员,彻底破坏其编查委员会,造成编查人员的恐慌和动摇,其间畏罪逃走的达200余人。敌伪见到编查委员会建立不起来,就威逼利诱老乡保长和士绅进行编查,可他们也不愿干,一跑而光。敌伪抓不到老乡保长和士绅,就采取秘密编查,伪乡保长坐在据点里编,结果还是编不成。日伪就集中力量,分县分期“清乡”。

海东区均里乡发动群众统一行动,一夜之间将敌人刚编起来的两个保门户牌全部收缴烧毁。6月,日伪多次以烧房相威胁,要挟吕四区合堤乡民兵队长朱大玉自首和出面维持。朱自己动手点火烧掉四间住房,誓与敌人斗争到底。朱大玉毁家抗日的英勇事迹表现了我根据地民兵不屈不挠、誓死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英勇爱国精神!7月初,海启军民趁机发动强大的反保甲、反伪化的政治攻势。启西区信友乡民兵队长蔡邦道,带领民兵在一个月内杀死6个汉奸。海启行动大队连续进据点锄奸。我短枪队员、民兵多次化装成卖瓜人、捉鱼人和卖菜人,进据点摸哨缴枪,锄奸杀敌。无畏乡18个民兵(人称“18只雄雕”)进富安镇据点,杀死“清乡”封锁人员。至9月止,全东南7个区民兵、区队进据点锄奸63次,包括或是捕杀、或是教育释放的汉奸、伪人员计715人。海启行动大队进袭据点71次,捕获和杀伤日伪125人,其中经教育释放的有85人。

苏中四分区反“清乡”短枪队

 

★“九一八”游击运动

1943年9月,东南各地全面开展“九一八”游击运动。全县4个区发动5次群众示威运动,共有23000余人参加,我地方武装包围日伪据点11个,县团、区队、民兵共作战81次,毙伤俘日伪军135名,进据点活捉伪乡、保长15名,缴获长短枪30支,自行车8辆,救下被捕群众38名。“九一八”游击运动的胜利结束,标志着第一期反“清乡”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截至9月底,东南军民经过6个月的艰苦斗争,县团、区队、行动队和民兵,共有5000多人参加战斗,毙伤俘日伪军近600人;封锁和捣毁据点10个,破路14次,割电线1718斤,破坏竹篱笆45里;全县散发和张贴宣传品15万多张,参加政治攻势的群众达8万多人次,迫使263名伪军政特人员向我自首和投诚;动摇和部分瓦解日伪“清乡方”组织,使日伪第一期“清乡”宣告失败。

东南警卫团战士反“清乡”作战场景

庆祝第一期反“清乡”斗争胜利宣传画

第一期反“清乡”总结

 

★反延期“清乡”斗争

反“清乡”斗争中的战士

1943年9月底,敌酋小林和伪南京政府“清乡”事务局局长汪曼云到南通“视察”,不得不承认6个月“清乡”他们没有达到目的。同时作出延期“清乡”3个月的决定。自10月起,日伪采取以军事破坏和特务活动相结合的新阴谋,由日军宪特亲自出马,组织混合机动队,以游击对游击,便衣对便衣,对我中心地区突击包围,短期驻剿,严密搜查。有时多样化装,甚至诈用我新四军番号,冒充我人民政府干部,有时夜间出动,在我部队经常活动的地方打伏击,并有计划地布置内奸、坐探,企图达到消灭抗日武装力量,摧毁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罪恶目的。

我东南军民从10月到11月向日伪继续发起军政攻势,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10月8日凌晨,警卫团在启西区队的配合下,攻克新港镇据点。10月12日夜,吕四区队镇压伪水巡团团长彭效彭,逼退杨家灶伪军。10月下旬,启西区正诗乡民兵在永阳村河西打伏击,击毙伪“清乡”警察“模范中队长”金长发。10月29日夜,正诗乡200余民兵大闹圩角镇。11月4日,正诗乡民兵再进圩角镇,杀死伪军2名。由此这个乡被群众称为打不破的“铁皮乡”。11月5日,警卫团二连一个排奔袭由南阳村返回久隆途经东昌镇的日军森岛烧杀队,在镇南倪家仓与敌展开白刃战,继而发起追击,击溃日军20余人,森岛烧杀队狼狈逃窜。

为粉碎日伪的延期“清乡”,海启县委提出:普遍发展广泛的分散的群众性游击战争。尽管日伪被迫撤出一些据点,但由于日伪机动队流动“驻剿”以及青纱帐的消失,坚持斗争遇到更大困难。日伪第一次延期“清乡”到1943年12月结束,1944年1月宣布开始高度“清乡”。但直至3月5日,他们仍然采用其延期“清乡”的方针和活动方式。由于户口编不成,壮丁抽不成,敌伪恼羞成怒,兽性发作,竟把海中区的干部房屋烧去了十分之八、九,捉到的干部、民兵格杀勿论。对被俘者施以“肉灯”、“迫击炮”、“吞火龙”等残酷刑罚。许多人在敌人酷刑的摧残下,悲惨丧命。据1943年4月至1944年5月不完全统计,日伪在东南地区犯下令人发指的暴行:拆屋1656间,烧毁房屋2463间,杀害无辜同胞354人,杀伤176人;抓走壮丁351人;强奸妇女871人。凡此种种,都是日伪在延期“清乡”中犯下的罪行。

日伪疯狂的烧杀镇压和猖獗的特务破坏活动,给反“清乡”和坚持原地斗争,一时构成很大的威胁。此时,东南军民处于反“清乡”斗争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反据点斗争

1944年春,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华南、华中、华北战场节节败退,被迫收缩防线,处于穷于应付之际。5月,日伪在东南地区的兵力由“清乡”初期的6300人减至3200人,据点由先前的70个减至55个。苏中四地委决定开展夏季对敌斗争的全面攻势,拔除日伪薄弱据点,打破日伪“清乡”成功的幻想及其扩展“清乡”的阴谋。5月19~22日,东南警卫团一举攻克竖河镇据点。竖河镇驻有日伪军40多人,和南边的曹家镇、西边的聚星镇、东边的海复镇、北边的吕四镇日伪重要据点互相呼应,对中心区人民的斗争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从中心突破,拔除这一据点,对割断日伪据点之间的联系,孤立日伪据点,并且使我中心区联成一片,鼓舞军民斗志,都具有重大意义。

竖河镇据点的攻克,吹响全分区、全东南反据点斗争的号角,它标志着反“清乡”斗争进入主动反击日伪军的新阶段。5月25日晚10时许,海东区队配合锦城乡民兵包围日新河据点。6月12日,海东区队配合县行动队化装进入据点一举攻占利民镇,创造白昼奇袭伪军据点的成功范例。海东区队攻克日新河、利民镇据点,受到分区首长通令嘉奖。7月1日,吕四区队配合警卫团一部,冒雨攻克大洋港检问所。区队、民兵还先后封锁曹家镇、中央镇、三阳镇、灵甸镇、富安镇、聚星镇等日伪据点,使这些据点几天内无人上街。采用这种封锁行动,有效地孤立和控制敌人,最后迫使一些敌军撤出据点。7月11日下午,海东区队在陆玉昆校附近,与日军作战,冲在前面的二班击伤日军九六式机枪手,于是全班战士便冲上去夺枪。其他日军赶来救援,被冲在最前头的一班挡住。机灵的二班战士随即将日军机枪手戳死,缴九六式机枪1挺。这是东南地区第一次缴获日军的新式武器,荣获苏中四分区司令部嘉奖。

夏秋季攻势中参战群众共达4.3万余人,散发宣传品2.77万份,向日伪军政人员上抗日课6次。县团、区队、基干队、小游击队战斗139次,进袭据点44次,毙俘日伪军警和县党部执行委员以下伪职人员、特工254名。缴获九六式机枪6挺,占全分区缴九六式机枪总数的一半。收复日伪据点19处,东南根据地中心地区基本连成一片。从此,日伪军更加军心动摇,三阳镇8名日军自杀,东兴镇30余名伪军开小差。570名伪乡保长、伪团副,伪事务员公开或秘密向我当地政府自首。此时日伪军龟缩在孤立的据点里,伪政权大部解体。至此,反“清乡”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东南地区反“清乡”斗争的胜利,不仅保卫了海启抗日根据地,而且为夺取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的全面胜利作出贡献。事实证明,在平原地区不仅能开展游击战,而且完全能够彻底粉碎日伪“清剿”、“清乡”的罪恶阴谋,从而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本版图文由市委党史办整理提供

粟裕为反“清乡”斗争题词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