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12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19年12月13日

在启东的第一张全家福

   本文字数:1045

本报记者 潘瑾瑾

 

我叫冯雪莹,今年36岁,是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总经理办公室的档案主管。这张照片是我们一家三口在启东家里的第一张全家福。虽然已经定居启东,但是因为我们夫妻俩平常工作比较忙碌,所以一直没有机会拍一张全家福。

我来自山东潍坊,照片里的这位男士是我的丈夫卞宏建,是启东中远海运海工项目管理部项目经理,我都叫他老卞。2005年我大学毕业在青岛船厂工作时和他相识。他在东北读大学,又在青岛工作了两年,所以即使他老家在南通海安,我们之间也没有因为地区差异而缺少共同语言。2006年他去了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异地生活了半年之后我选择跟随他的脚步来南通生活。2009年,启东中远海运海工运营之后,老卞就来到启东工作了。

那段时期,我在和他视频时发现他有些“狼狈”。住的是公司临时搭建的板房,用老卞的话说,打呼噜声音大一点都能让整层的人都听见。公司周围的交通也特别不方便,出入都是泥路,吃口饭嘴里都是沙子。本想着到启东陪他,但是我怀孕了,他让我留在南通安心待产。就这样,我们俩开始长达4年的分居日子。这期间,照片里的孩子出生了,我的宝贝女儿,她叫佳怡。除了在南通陪伴佳怡,4年里,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去启东陪他。

老卞刚去启东时,我也陪着去过一回,当时感觉这里交通不便,生活配套也不怎么好,所以即便老卞当时工作已经稳定,我们也没有定居启东的打算。2013年,当我带着孩子过来工作时,我发现启东有了很大的变化。启东的交通越来越便利了,城市环境也越来越好了,之后我也来到启东工作,孩子的学校也在市区安排妥当后,我们夫妻俩就决定:买房,定居!

我们把家安在了市区东郊。由于是外地人,对本地装修行市不熟悉,当时正发愁的我得到了周围邻居的帮助。他们有的给我介绍装修工程队、有的给我介绍装修材料、还有的让我借鉴他们家的装修风格,也正是有了多位热心邻居的帮助,我们家的装修才能圆满完成。知道我们俩工作忙,邻居们还定期给我们家通风关窗;老卞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我和女儿在家的时候,邻居还会给我们送启东的地皮小菜,真的是让我感受到了启东人的温暖,让我觉得定居启东是我们家的正确选择。

现在,我们一家三口的户口都已转到启东,是真真正正的启东人了。这两年,启东在迅速发展,能见证启东的成长也是我的荣幸。我虽然是个北方人,但已经适应了启东的天气,现在回到山东反而不习惯,可能冥冥之中,我就应该属于这里。

我喜欢启东,喜欢我的新家,这也是我以后牵挂的所在。以前父母牵挂我远嫁,怕我过得不好,如今看到老卞多年的踏实努力很放心。以后我要把双方父母都接来,拍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全家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