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11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江海潮
2019年11月08日

香抬头

   本文字数:1289

宋一枫

在离我老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镇,名叫“香抬头”。

小镇太小,一条穿贯南北的老街,老街太短,至多只有二百来米,而且中间还打了个弯,这样就被分成了南香抬头和北香抬头,老街更是狭窄,两车要是交汇时,有一辆车只好在街头等着,待对方来车驶出街道,那辆车才可缓缓走进去。清晨的薄雾和着木炭炉子的烟灰搅在一块,满街的咳嗽声此起彼伏。朝东店铺要递个东西给朝西店铺,不出门就可以把物件送到对方的手里。隔街聊天,轻声细语,香抬头的小镇上几乎没有秘密。

香抬头是我熟悉的地方,每天上学都要穿越这条小镇,而我的青春就融化在这个狭窄的青砖小巷中。

在香抬头往北一百多米的地方,有一座“香抬头”桥,横跨在细长的海界河上,这座桥是连接向阳与大丰乡的重要通道。小河流水缓缓而过,河上的桥身,布满了青苔,甚至已经长出了几支孤独的蘑菇,桥面的木板已经掉落了几块,像岁月的老人豁了的门牙。

香抬头镇的东侧,是一条名叫三滧河的河道,小镇就沿河而建,一家挨着一家,其实都是铺子,各自打理着营生,有油条塌饼、铁锹农具、剃头修面、猪肉哒子、测字相面……前店后家,幌子飘飘,每天早早炊烟过后,家家都要将卖的东西放在店外,经过小镇,就能体会到小镇的热闹。

这些都是好几十年前的事了。

香抬头虽小,但是名头不小,香抬头,香抬头,烧香过后人抬头,听起来是喜欢的,那里的老人对我这么说。

我问了一个在此地工作多年的文化干部关于香抬头的来历。他告诉我,家乡的这段老街的岁月,不知从何时算起,香抬头小镇上坑坑洼洼的青条砖上,曾经走过几次战争的磷磷兵马,抗日将士魂归香抬头的英灵,以及莘莘学子荣回故里的锣鼓。

我一直没敢去翻阅县志及乡志,怕的是历史的尘埃洒落在思绪的眉毛,怕历史的阵阵风雨吹散固有的美好。我倒更相信当地老人的传说,眉飞色舞地描述当年人头攒动的兴旺。

据说有个生意人发了财,衣锦足食,裘马翩翩,乡亲们也是尽享其好,此公善心灼灼,他捐钱在老街临三滧河畔建了一座庙,庙宇虽然不大,而香火绵绵不绝,多少善男信女来此敬香还愿。这坐庙宇叫什么名字,已经被多少人遗忘在滚滚红尘及漫漫的黄沙之中了,可能是因为口彩的缘故,在我很小的时候,她的名字就叫“香抬头”。烧香拜佛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求人丁兴旺,出入平安,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吗?据说在香抬头烧香特别的灵应。香抬头庙里供着的佛菩萨就是要关照近处十里八村的乡民,乡民们用最真情的称呼说出了心中最原始的愿望。“香抬头,香抬头”的名字就显得亲切,自然,这便就响亮开了。

我知道在沙地像“香抬头”这样优美的地名有很多,诸如“武陵村”、“和合镇”等,这些名字听起来真的悠仙,但是从人文的感觉上讲“香抬头”更能让人入心入口入醉。尔时,寺庙的建成,给老街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善众们从四面八方过来进香,每年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形成了庙会,可谓人头兴旺,商贾盛达。

“香抬头”的寺庙在一个个时代的荡涤下,值然无存了,但是“香抬头”老街因为曾经的热闹,在岁月的风雨中蹒跚地走了过来,渐行渐远,而香抬头老街却永远植根在我的记忆深处,像陈年的酒,越陈旧,越香醇,街道上还算结实的青砖路面,筑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生的梦想。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