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8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19年08月22日

2003年,我市启动“千戏下基层”活动。16年来,广大演创人员不辞辛劳奔波十里八乡,用功用情用心打造启东的“同一首歌”——

千台好戏的帷幕背后

   本文字数:2856

本报记者 黄欣美

吕四港镇秦潭村、王鲍镇九令村、海复镇北固村……30场演出,每场足足90分钟。这是在今年市政府文化惠民工程——千戏下基层活动中,我市文广系统专业演创人捧出的一份“期初答卷”。

自2003年千戏下基层活动启动以来,由最初的每年30场陆续增加至今年的110场,受众面由乡村拓展到校园,工作量大大增加,但演创人员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最佳的状态,克服经费不足、人手少等种种困难,不畏辛劳,早出晚归坚持排练演出,用功用情用心打造启东的“同一首歌”。帷幕背后,没有掌声,没有聚光灯,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默默工作,这些“无名英雄”都有些什么故事?台下观众的反响如何?近日,记者跟随他们的脚步,去品味台前幕后的酸甜苦辣。

演员:身兼数职只为那挚爱的舞台

舞台上,旋律响起,她缓缓走向前,裙裾摇曳如同海水,柔美的歌声撩动人们的心弦。这是由来自市文化馆的黄琴表演的独唱节目,作为压轴演出,黄琴一出场,观众就被她的歌声圈粉。离场时,人群中有人高喊:“唱得好,再来一个!”

“今年的纳凉晚会从7月初就开始了,由于白天大家都有工作,排练便被安排在晚上。许多人都克服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困难,一天排练也没拉下。”黄琴说,“大家都不想因为自己的缺席而影响演出的质量。

演出人员主要来自市文化馆、越剧团、评弹团以及业余文艺爱好者。由于人手紧张,一台晚会,每个人几乎都要表演四五个节目。文化馆里的尹一玲、陈艳艳,都是学表演出身,但她们既要表演舞蹈,还要负责音乐快板,光演出服装就要换三四次。前几年,黄琴就因为演出时满头大汗,而在空调间里换衣服受凉得了支气管炎。

“舞台,对于演员的身体技术要求不是最高的,最难的是考验演员的反应力、舞台表现力,以及相互间的协作能力,要求演员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要散发出最完美的状态。”市越剧团团长、负责晚会统筹的陈佳芳表示,“一台晚会,唱唱跳跳下来,许多人都累得不想动了。不过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演出时,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依然是最饱满的精神状态。”

舞台上,演员们的表演令人赏心悦目,但在精彩的演出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工作人员陈艳艳既要编排舞蹈,又要参与音乐快板演出;文化馆的编导尹一玲既要参与创作,又要表演小品……“大多数演职人员都是一专多能,希望能带给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节目。”陈佳芳说,正是演员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忘我的工作,才成就了他们最完美的舞台表现。

后勤:台前的绚丽源于幕后的匠心

文广系统的演创人员在一台台晚会的锤炼中,早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运作模式,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大家就如箭上弦,分工明确,通力合作,每一项工作、每一道程序都环环紧扣、有条不紊。

8月14日下午,骄阳似火,室外温度高达40℃。15点30分,朱洪怡、吴建辉、范雁飞等舞台工作人员坐上卡车,带着演出设备早早地赶往当晚的演出地点寅阳镇寅南村。

晚会舞台工作组共有8个人,主要来自市越剧团。“他们是幕后工作者,也是最辛苦的。每场演出,他们最早赶到,最晚撤离。”陈佳芳说。

一个半月来,负责舞台背景的朱洪怡,大脑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因为今年的纳凉晚会正在各地陆续上演。

舞台背景的工作相当复杂,除了要与甲方沟通协调布展方案、舞台设计、线路铺排外,还要协调不同机器设备在交叉作业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安全维护工作。繁杂而琐碎的工作让朱洪怡不得不压缩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一个月下来,原本就清瘦的朱洪怡又消瘦了不少。

有一次在演出准备工作中,朱洪怡发现舞台上面就是高压线,他马上和主办方取得联系,重新选取演出地点,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舞台工作,最重要的是绷紧安全演出这根弦。”朱洪怡说,在出发前,他总要召集大家开个会,交代有关事项,到了村里,要做好与当地村干部的协调工作。事无巨细,他都亲自问过。

对朱洪怡而言,舞台就像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每个角角落落他都了如指掌。“这项工作至关重要,能够深度参与到每一场富有意义的晚会中,我感到非常自豪,必须要把这事儿做好!”

范雁飞负责整台晚会的音响兼舞台搭建工作,大家都叫他“拼命三郎”。他每天赤膊上阵,皮晒脱了一层又一层。“一开始,媳妇特意上超市给我买了防晒霜,叮嘱我认真擦防晒,可是我嫌麻烦,黑就黑呗,那也是幸福的黑!”范雁飞笑着说。

老员工吴建辉负责舞台灯光,照理说这项工作对他而言早已驾轻就熟,但是老吴每次仍非常紧张,大脑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舞台灯光用的是380V电源,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吴建辉说,“整台晚会都要注意那些淘气的小孩,就怕中途出什么‘幺蛾子’。”

晚会结束了,舞台组人员的工作却还没有结束,拆除舞台又得花费近2个小时。“没办法,我们不仅是先遣部队,又是保障部队,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后勤工作到位了,才能保证第二天的演出顺利进行。”朱洪怡说。

观众:这样的演出给我们来一沓

8月13日晚,寅阳镇农武村的广场上掌声不断,一台别开生面的纳凉晚会正在这里精彩呈现。

农武村共有2300名多村民,当晚,除了外出经商打工的,几乎家家倾巢出动。晚上6点多,村委会准备的100多张凳子早就坐满了人,9组的施国家、姜品菊夫妇赶早还有不错的座位,8组的顾亚芳扔下饭碗就赶来还是没抢到座位,只得自己回家搬来凳子。

晚会在欢快的舞蹈中拉开帷幕。除了常见的红歌合唱、舞蹈、独唱等节目以外,还有乡土味十足的音乐快板,以及村民们参与演出的方言独角戏。伴随着《天边》的旋律响起,有些村民坐不住了,跟着演员们的步伐,忘情地扭动起腰肢。“这几个舞步姿态优美又简单易学,我俚正好在这里现学现跳了。”村民徐玉英和一旁的几个广场舞爱好者一边跟着跳一边讨论着,在心中暗暗记下舞步。

今年50多岁的徐玉英告诉记者,这些年农村里变化很大,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老百姓的日子是好了,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自从千戏下基层活动启动以来,丰富多彩的节目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不同于电视上的文娱晚会,启东本地专业演员带来的节目更加具有本土特色、村民口味,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实际。“节目演的都是家长里短事,演员们说的是启海方言,哪怕是老头老太也都听得懂。”徐玉英笑着说。

“今晚的节目真的是每一个都喜欢,不但有传统节目,还创作了一些符合时代特征的作品,这样的演出给我来一沓!”在现场观看表演的村民曹克琴是一名文艺爱好者,看到精彩处,她带头喝彩呐喊,将气氛推向高潮。“别的不说,就说音乐快板《扫黑除恶我举报》,正是当下抓得最紧要的事,老百姓故事讲得真真切切,政策说得明明白白。”

“可不是嘛,你看独唱《平安启东我的家园》就是我俚启东人独创的,不但歌词写的好,旋律还特别贴切,前段时间,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表演的视频,跟着学唱了好几遍。没想到今天演出就送到了家门口,别提多高兴了。”村民朱晓燕平时一直在城里陪读,但从小喜欢看戏的她听说有送戏下乡,就“慷慨”地给自己放了2天假。

9个节目、90多分钟的演出,整场晚会让村民笑声不断。“这台纳凉晚会,传递着社会正能量,展现出当代新农村新农民的新风采。”农武村党总支书记施金花感慨地说,自从我市全面启动千戏下基层活动以来,村里的男女老幼都走出家门,村文化广场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