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陀角村“农家乐”
本报记者 范存娟 黄燕鸣 茅晨华 姚金池(实习)
他们的家在启东的最东边,早年,因为那里交通不便、土地产出少,而显得格外荒凉。他们或靠海吃海,或外出打工,付出了辛劳却收入寥寥。2013年,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出现在启东的地理版图上,他们由此成了度假区圆陀角村村民。此前,恒大海上威尼斯等项目的入驻,已经让他们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热力。
这几年,这个江苏最早迎接日出的小村庄,沐浴着启东旅游大开发的阳光雨露,着力发展旅游经济,乡村颜值成了产值、风景成了“钱景”,而这些可喜的变化,他们是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受益者。
花甲之年办民宿
半年盈利八九万
圆陀角村12组的王静芳已过花甲之年。去年5月,她开起了“好望海”民宿。“这么大年纪开民宿,我感觉像在做梦。”王静芳说。
王静芳家以前靠海吃海,搞小规模的扣蟹养殖,丈夫陆正辉还出海捕鳗鱼苗。一年到头,也就有两三万元的收入。2006年,恒大海上威尼斯项目入驻后,夫妻俩去工地“上上班”,一个月就能挣五六千元。
2017年7月,一个来自海门的施工队找到王静芳,想租住她家的房子。王静芳家的楼房建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三楼两底。自打儿子在外地就业后,房间大多闲置着。经打听,施工队是来这里建桥的。建造的3座桥就横跨在王静芳家东边的大河上。桥建成后,王静芳家去恒大五国温泉城的路程仅有1公里。
王静芳从中嗅到了商机。此前,村里已有七八户人家开起了民宿。王静芳也跃跃欲试。她到这些民宿点打听办理手续、注意事项、装修要点等。三层两底的小楼经过装修改造,拥有11间独立客房、一间KTV房以及一间棋牌室,可以同时容纳19人入住。
很快,工商营业执照办下来了,特种行业许可证也拿到了。2018年5月,“好望海”民宿正式开业。“站在我家三楼,就能望见远处的海,故取此名。”王静芳说。王静芳的儿子还在美团、携程网上发布了民宿订房信息。
第一批入住的游客来自上海的一家企业,一共12人,主要来启东感受江风海韵。此后,他们又来了3次,都是满意而归。“入住我家民宿的主要来自上海、苏州、无锡等地的游客,安徽的也有。双休日、节假日、暑假等时间段生意尤其好。当年就挣了八九万元”。王静芳笑着说。
随着圆陀角旅游活动项目的不断丰富,旅游度假设施的日趋完善,王静芳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
牙医改行开饭店
高峰要翻三次桌
8月17日上午,圆陀角旅游度假区海防集镇的鸿润海鲜馆,虽然还没到饭点,但是大厅、厨房间已是一派忙碌景象。“现在一到中午就异常忙碌,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了。”老板圆陀角村村民蔡胜华说。
早在2015年的时候,依托恒大海上威尼斯、黄金海滩等景点,来圆陀角旅游度假区的游客越来越多。“当时有个说法,你推一车矿泉水、饮料去黄金海滩卖,每天就能净赚3000多元。”蔡胜华笑着说,游客越来越多,然而景区周边除了恒大拥有完善的吃喝等配套设施外,离得最近的就是海防集镇了。
瞅准了商机,当时还是一名牙医的蔡胜华,盘下了隔壁两家铺子,加上自己的牙科诊所,开起了鸿润海鲜馆。蔡胜华说,当时,整个海防集镇饭馆只有两三家,也算是抢占了先机。经过几个月的准备,2017年4月,鸿润海鲜馆正式对外营业。
然而,开门营业之初,客人寥寥无几。原来,当时黄金海滩正值升级改造,暂不对外开放,导致客流锐减。“新顾客没有,老顾客尚未形成,饭店一直处于亏损。”面对窘境,蔡胜华每天如坐针毡。“只有在特色菜方面下功夫,才能吸引顾客。”蔡胜华的饭店主打海鲜,吕四带鱼、鲳鱼、文蛤等都是特色菜,但是其中一款却格外吸引上海顾客。“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上海客人吃饭必点的一道菜不是海鲜,而是白斩鸡。”蔡胜华说,自己饭店的白斩鸡选取本地家户鸡,现做现卖,保证新鲜,一下子吸引了上海“阿拉”。
今年,随着黄金海滩完成升级改造对外开放,客流量逐渐增多,蔡胜华的饭店生意越来越好。“双休日的时候,每张桌子都要翻3次,夏季旅游高峰时每天营业额达到2万元。”蔡胜华兴奋地说,这个客流高峰将会持续到10月份。
现在,海防集镇原先的水果店、手机店、肉铺等门面也纷纷改换门庭,集镇上开起了10多家饭店。“随着众多景点纷纷建成,游客将会越来越多。”蔡胜华信心满满,今年夏季旅游高峰结束后,恒大五国温泉城部分对外营业,冬季也将会宾客满座,未来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
上班就在家门口
一家三口挣十万
连日高温,酷暑难耐,圆陀角村1组村民陈建民在家休息了2天。他的工作地就在离家很近的恒大海上威尼斯,做水电工。
陈建民之前搞生猪养殖,年出栏生猪300多头,但因为污染严重,加上行情波动大,他关闭了养殖场。之后,他去滩涂养殖场打工但收入不稳定。
2006年,恒大等项目入驻圆陀角后,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据统计,目前在恒大、新湖等项目就业或务工的村民总数超过1200人,年工资总收入超过6000万元,年人均务工收入近5万元。陈建明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上班只要10分钟的电瓶车路程,中午单位有工作餐供应,陈建明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周边也有小的加工厂,但是给的工资都不及现在的高,我在恒大一年有六七万元的收入。”陈建明说。
陈建明的妻子陆彩琴以前在服装厂上班。服装厂倒闭后,离家近的恒大成了她的第一选择。陆彩琴现在的工作是负责草坪日常养护。陆彩琴的工作时间相对于陈建明来说更加宽松,中午还可以在家小憩一会,一年的收入也有两三万元。
陈建明的儿子陈柳坪今年刚刚通过征兵初检。19岁的他5年前就开始在恒大打暑期工,从端盘子、洗碗开始,从来不叫苦叫累,在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也磨练了意志,丰富了社会经验。原先在班里当班长的他,暑假还介绍家庭困难的同学来恒大打暑期工。
“我们家都是恒大项目入驻后的受益者,恒大用工需求量大,待遇也不错,离家又近,村里男男女女只要有劳动能力的都去那里打工了。”陈建明说。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