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9年0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江海潮
2019年06月17日

抚慰伤逝的情义

   本文字数:1359

朱水兵

2月3日是欢度新春佳节的前夕,这天阴霾晦明,寒风瑟瑟。

中午时分,邮递员为我送来元月30日出版发行的中国作家协会机关报——《文艺报》总第4409期,集中刊载着4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逝世的讣告。其中之一位引言:朱盛昌同志逝世。讣文中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朱盛昌同志因心肺衰竭不幸于2019年1月17日凌晨3:59分在北京复兴医院逝世,享年88岁……”

我重读年高德劭的朱副总生前给予我这个晚生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信封、信笺回复一封又一封苦口婆心、情殷意切的书信。霎时烙印在心底许多往事,把我的思绪推溯到1991年4月。

18岁的我年轻懵懂,不揣冒昧地提笔给曾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兼《当代》杂志主编的秦兆阳写了一封委托他帮我邮购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创作与构思艺术》一书。

75岁高龄的秦兆阳在“早已离休在家,年老多病,行动不便”的情况下,于1991年9月8日从他住地北京北池子二条给我回复来一封二百字左右的蝇头小楷书信;另还夹有一张面额十元的崭新钱币,“……家里虽有些适合你读的书,可住处离邮局较远,邮寄很不方便,只好寄去十元钱,供你买书之用……”

1994年10月11日,秦兆阳因病逝世。我不顾唐突,眼底盈泪提笔致函《当代》杂志社主编朱盛昌先生。

朱主编及时回复我一封言简意赅而又亲切感人的书信。他的圆珠笔书写笔迹是那样的苍劲娟秀,“朱水兵同志:来信收到。你对秦兆阳同志的真挚感情,很使我感动。你说的秦老给你寄十元钱的事也很感人。这件小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老人家为人的真诚。你说你准备要写一篇纪念文章,这完全可以。我建议你写好后在当地报纸发表。你说给秦万里写了信,他没有回信我想他们家里收到的慰问信肯定很多,也不可能每信必复。你已表达了你的感情,这就了了你的心事,不必一定要等他的复信。你说对吗……”

那时我心中无法遣散对秦兆阳伤逝的情绪,就从南京踏上去北京的列车,想到慰问一下秦老的遗孀、子女,但在电话中被秦老长女秦晴婉言谢绝。

我给朱盛昌写去了第二封书信。他回信说:“朱水兵先生,五月份的来信收到,因为这一阵生病,回信晚了,请谅。你对秦兆阳同志一片至诚,我很感动。我想他的家属也很心领你的这份情意。秦老去世,家属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悲痛,长时间不能从悲痛中解脱出来。他们不愿意你去他们家,以免引发他们正在平息的更大悲痛,希望你能理解这一点。今年10月秦老去世一周年,据我所知没有什么纪念活动,因此你千万不要为此跑到北京来,以免白跑一趟,还要花路费、住宿费和伙食费。你一个渔民收入不可能很高,干吗要花那么多的钱呢?你要纪念秦兆阳同志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你自己岗位上努力工作,而不是跑到北京他家里去哭一番。因此你千万不要来,来了是不会有人来接待你的。此致,敬礼!朱盛昌,1995年7月31日。”

深受朱盛昌一番语重心长的教诲,我噙着热泪写出了一篇声情并茂的散文《珍贵的信与十元钱——怀念秦兆阳老人》。在恰逢秦兆阳逝世一周年之际,经时任《文学报》总编辑郦国义先生润笔,发表于该报1995年8月3日。此文获得江苏省第七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

1998年,我又第三次写信给朱盛昌,他在回信中欣喜之情跃然纸上:“七月七日的信收读。你对秦老的怀念之情使人感动,你的文章获奖也使人高兴,我祝贺你的成功……”

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并给予你鼓励;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予你身心上的抚慰与精神上的温暖!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