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2年12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A14版:【新周刊】教育
2012年12月28日

孩子作业要不要家长辅导?

   本文字数:1069

◇胡乐乐

“狼爸”也好,“羊爸”也罢,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时也是法国今年的热门话题。

新当选的法国总统奥朗德认为,来自优越家庭的孩子做家庭作业时可以得到父母的指导,而条件欠缺家庭的孩子却得不到任何指导和帮助,因此,所有的功课都应该在学校完成,而不是带回家。为此,奥朗德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案中,包括取消家庭作业。

但是,奥朗德的看法与中国的实情并不符。

一位母亲发现自己五年级女儿的作文经常被老师退回重写,就亲自帮助润色修改,力争交到老师手里的作文都是完美的成品。老师对女儿作文的满意度提高了,但到考试时,女儿的作文却还是一塌糊涂,无任何长进。这位母亲很后悔,认为家长过分辅导会给老师造成“学生都学会了”的假象,从而放松对学生的责任。

一位一线老师认为,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是一定需要家长来帮助的;至于写作业,主动权还是在孩子手里。如此说来,学校教育的确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但是,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必须切实肩负起重大责任,并且这种责任不能随便甩给家长,命令或要求家长成为孩子的“第二任老师”。我们之所以需要学校教育,就是因为家长无暇、无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送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如果学校将教育好学生的责任回抛给家长,那么学校教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在美国,大多数教师是不喜欢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的。他们认为,让家长“加工”过的作业,老师根本就看不出学生懂了多少,孩子们如果需要辅导,那是教师的工作,不是父母的工作。因此,美国教育专家指出,家长不要把孩子的作业“修理”得太完美,要让孩子在作业中锻炼自己,练就学习技能。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载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是对孩子未来最好的投资;即便成年后快乐感减少,但早期快乐可能改变你生活中很多东西,那些经历持续发挥着作用。该项研究的作者之一、政治经济和行为学副教授扬—伊曼纽尔·德尼夫说:“这项结果对学者、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具有重要意义。”德尼夫敦促为人父母者营造并保持情感健康、情绪积极的家庭氛围。因此,孩子们的童年应该快乐、自由、尽情玩耍,家长要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自由自主探索兴趣、爱好的时间、空间。

因此,我们的中小学学校、家长之间,应当在教育观上达成默契:教育的成功,并不是唯考生分数的,更重要的应该是,教会孩子学会学习,帮助孩子自由探索,培养孩子的质疑、批判精神。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切实改变现有的应试教育价值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官员不改变政绩观,那么,家长担当“第二任老师”,以及全程辅导孩子写作业的现象,将愈演愈烈,这将使孩子的快乐童年大打折扣。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