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2年12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02版:综合
2012年12月28日

攻克难题是一种快乐

——记海四达化工有限公司机修工顾文康

   本文字数:1004

本报记者 黄欣美

初见海四达化工有限公司机修工顾文康时,他正趴在桌上和同事一起看设计图纸。“你看这条管道是不是可以改进一下?”“这个控制系统安装在这里是不是更好一点?”……

年过半百的顾文康在海四达可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周围同事都用“脑子活络、肯钻研”来评价他。提起众人对他的赞扬,老顾连忙摆手:“你别听他们瞎吹捧,我只不过喜欢挑战,攻克难题是一种快乐。”

顾文康进海四达时正值壮年。“我当时没啥手艺,只有一身蛮劲,就想着当个工人解决吃饭问题。”顾文康说,进了公司后,由师傅带着学习机械维修。“我是几个学徒中最不争气的,别人看2遍就能记住,而我往往需要5遍,甚至更多。”顾文康自嘲地说,后来,他发挥了笨鸟先飞的精神,终于在1年后成功出师。

独立操作不久,顾文康就遇到了棘手问题。原来,由于当时的化工设备密封性不够,车间里老是出现漏气现象,产生有毒气体,影响操作。“一旦产生的有毒气体囤积到一定容量,不但工人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而且极易发生爆炸事故。”顾文康说,虽然解决此类问题的常规做法就是经常开窗通风,但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顾文康主动请缨,决定攻克这一难题。没有经验借鉴,顾文康只好埋头摸索。有一次,他在车间里整整待了两天两夜,没吃一口饭,还是妻子在第三天给他送的饭。经过1年的琢磨和探索,老顾成功改进了设备的密封性,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工人的人身安全。

顾文康不光喜欢“折腾”设备,在废物利用方面也是顶呱呱。前几年,公司要添置一套污水净化设备,由顾文康负责。“这是一套全新的设备,让我接手心里真有点犯怵。”顾文康说,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要用到一些传统的零件,如果全部买新的,需要花费5000多元。此时,老顾想出了一个“变废为宝”的点子。他把公司里废弃的零件收集起来,仔细丈量尺寸,计算精确度,把一些有用的零件切割下来,再装在新设备上。“这些废弃物卖掉的话‘三钿不值二钿’,还不如花点心思,废物利用。”顾文康乐呵呵地说。

就这样,老顾的美名渐渐传开了,甚至传到了公司旗下的另一爿子公司里。今年5月份,顾文康被借用到另一个子公司里当安装工,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新挑战。顾文康表示,安装工不但要学会看设计图纸,还要结合实际,对各道工艺严格把关。前段时间,他在查看一设计图纸时,就对管道铺设提出了不同见解,后被领导采纳。

如今,临近退休的顾文康还奋战在工作一线。“和这些机器相处久了,也会有感情的。我要像啄木鸟一样,为它们‘治病’。”顾文康打趣道。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