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坚毅的守护者
——江海堤防见证东疆百年沧桑
文/李朱雳 图/潘杨
说起大江大海,对于启东人来讲有着复杂的感情。大江大海为东疆儿女带来了鲜美的河鲜海货。与此同时,汛期频发的洪涝风潮也让人们饱受其害。这时,江海堤防就成为了东疆大地沉默的守护者,虽然有的江海堤防已经从当年的汪洋海域,到如今的阡陌桑田,但那些石块依然矗立在那里,上面的痕迹仿佛诉说着当年的往事。
建国前的往事
启东人民自古重视修筑堤防,以屏江障海,防洪保安全,宋代的“沈公堤”、清代的“杨惠大堤”,都是启东人民的祖先修筑的捍海大堤,至今尚存遗迹。又因江海涨坍不定,岸线变迁频繁,从宋代至清代,大部分陆地已历两度沧桑,直至清末,启东再度涨起,江海堤防才逐渐形成,至民国时期,各种堤防已初具规模,其中尤以通海垦牧公司所修筑的蒿枝港挡浪堤最为有名。
通海垦牧公司本是张謇于1898年建成大生纱厂后,为了解决纱厂的主要原料——棉花的来源问题而创办的新型农业公司。通海垦牧公司于1901年正式成立。因公司用地为滨海荒滩,常受狂风巨潮侵袭,特别是1905年8月遭遇特大风暴潮,刚刚建成的堤坝均被冲毁,牧场羊群几乎全被冲散,几年的努力前功尽弃。
受此重大挫折后,张謇毫不气馁,下定决心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1906年,张謇聘请荷兰水利专家奈克、特莱克父子,不惜成本赴上海采购优质水泥、钢材,建成了一个个坚固的直立式钢筋水泥桩柱,内加水泥板后即成一条威力巨大的降服海潮的挡浪墙。后又雇工将原来修筑的捍海大堤进一步培修牢固,加长加宽,并加建石驳,从而有效地捍御了海潮的侵袭,使已经开垦的良田不至重新坍入海中,有力地保障了垦牧事业的不断发展。
1901~1934年间,除了通海垦牧公司所筑堤坝,继而又有当时的业户在东元、近海、向阳沿海围堤圈地10处,这些围堤自北而南,犬牙鳞次地把沈公堤、杨惠大堤连成一体。至此,黄海一线大堤基本形成。
从历史逐渐走近现实
建国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堤防建设。建国初期,首先着手修堤复圩,减轻洪水威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恢复和发展生产。
50年代中期,分期实施并港建闸规划,逐步废弃了约占全县堤线总长99%的内河圩堤,大大缩短了防洪堤线。使启东的人、财、物力得以集中进行江海一线堤防的建设。年年培修加固,择险退建新堤,并不断提高堤防标准质量。
60年代中期,江海堤防的主要险段普遍修筑了块石护岸、护坡工程,使堤防的防洪抗灾能力大大提高。
1990年,全启东有一线挡潮堤总长196.52公里。其中江堤46.52公里,江港堤20.61公里;海堤69.9公里,海港堤7.61公里;洲堤51.88公里。
荒凉中已涌现出新绿
“90年代再往后,很多堤防由于修筑的标准均已达到或超过50年一遇,修复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市水务局堤闸所总工程师黄杰告诉记者,启东目前江堤海堤的分界点位于圆陀角长江江堤达标工程纪念碑附近。“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江堤海堤,都是1998年到2001年左右,长江江堤达标工程修筑完善的。包括启东人民所熟知的大禹像,也是那个时期修筑的。”
带着些许好奇,记者踏上了寻江踏海之旅。首先驱车到达的是崇启大桥下的长江江堤,大堤显得有些荒凉,一旁道路一侧立着的告示牌上写着“长江启东段主江堤长57.3km”。站在大堤边,听着江水弄起的“哔哔”声,看着一波又一波的潮起潮落,烦恼也随之远去。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圆陀角,虽然时间不凑巧,一旁鲜艳绮丽的郁金香早已“害羞”地离去,但放眼望去的绿色还是为孤独的大堤增加了不少亮色。第三站,南通大学启东校区附近的海堤附近又是另一番景象。视野内不断旋转的白色风车与远在天边的船影交相辉映,虽然单调依旧,不时飞过的海鸥还是告诉了我们这里的生机勃勃。
最后,在吕四的挡浪墙遗址公园与小镇上,我们停下了脚步。公园里,那些斑驳的挡浪墙仿佛还在执行着当年的守护任务,虽然破败,但是坚毅。挡浪墙与道路之间的水塘很清澈,水边的绿草早已抽出新枝,水鸟不时在这里嬉戏。小镇上,一排排整齐的房子等待着游客的光临,一对夫妇从远处顺着大堤走来,一路谈笑,好不惬意。两三个游人跨过栏杆,走进大堤,试图触碰大海的面容,远处传来船舶发动的声响,想来是趁着涨潮要出海了,希望能有个不错的收成。
遗址公园里,张謇先生的雕塑依然注视着大海的方向,当他知道今日启东的风貌后,也许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吧。
挡浪墙遗址公园
江之堤
海之堤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