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二战躲过一劫:
希特勒问手下烧没烧巴黎
“巴黎烧了吗?”1944年8月25日,希特勒发出了那个著名的疑问。他忠实的下属,迪特里希·冯·寇尔蒂茨将军在担任巴黎军政长官的时候,已经在巴黎的桥梁与建筑,下水道和古迹中填满了炸药,威力巨大的U艇鱼雷被码进了横贯巴黎的地下隧道,只要按下按钮,塞纳河上的43座桥梁就会在爆炸中崩塌,而巴黎宏伟壮丽的建筑,从凯旋门到玛德莱娜教堂,从埃菲尔铁塔到香榭丽舍大街都会化作灰烬,巴黎圣母院也不例外。希特勒向手下的将军发布命令,只要盟军进巴黎,就将其彻底毁灭。
但是希特勒在绝望挣扎中期待的毁灭场景并没有到来,当他在8月25日获悉盟军已经进入巴黎时,禁不住捶击桌子喊出了上面那句话。在此之前,他对于寇尔蒂茨将军的忠心是毫无疑虑的。这个人既严守命令又冷酷无情,在鹿特丹战役中,他率部和8倍数量的荷兰军队作战,作战勇敢;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他率领的部队从4800人减员到349人,自己也肩膀受伤。上级评价他从不质疑命令,不管这命令多么残酷,在撤出苏联时,寇尔蒂茨彻底执行了焦土政策,毁坏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基础设施,所以他被人称作“城市破坏者”。
在希特勒看来,寇尔蒂茨绝对会执行自己的命令,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在透露出毁灭巴黎的计划时,寇尔蒂茨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人已经疯了”。如果说摧毁苏联的工业重镇、农业基地还算得上是一种战术,那么毁掉人类文明的典范——巴黎,只不过是出于希特勒的疯狂。在法国投降的时候,希特勒曾经亲临巴黎,带着一队艺术家和建筑家招摇过市,他也以艺术家的身份自居,颇有一些风雅的意味。
希特勒作为占领者自然可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但是当这一切即将落入自己痛恨的敌人手中时,他就恨不得将其砸成碎片烧成灰烬,这种心理其实与纳粹推行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不能为我所用就必被我毁灭,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能让敌人得到。
作为有理性的人,寇尔蒂茨将军开始怀疑希特勒的命令,不过作为军人,深入骨髓的服从命令的天职,又让他做了毁灭巴黎的前期准备,巴黎在幸存与毁灭之间,缺的只是一个决定,一通电话。但是有一个人却让他下了另外的一个决心。在《巴黎在燃烧吗》一书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当时的巴黎市长,维希政权的官员泰丁格得知毁灭巴黎的计划后,就请寇尔蒂茨来到阳台上,让他观看灿烂阳光下的巴黎,看那些美得无以言表的建筑、花园和远处的埃菲尔铁塔,泰丁格说假如大战结束,你再一次回到这里,对慕名而来的游客说,本来我可以把这一切都毁掉的,但是我选择保护了它们,对于一个征服者来说,还有什么比得上这样的荣耀呢?
寇尔蒂茨沉默了一会儿,回答说泰丁格这番言论十分出色,完成了他的任务,而自己也有任务要完成。泰丁格当时拿不准到底有没有说服这个铁石心肠的德军司令,但是所有人后来都知道了,寇尔蒂茨最终违抗了希特勒的命令,不仅多次推脱毁灭巴黎的时间,还阻止德国空军轰炸巴黎,另一方面,他组织德军在巴黎外围迎击盟军进攻,也算尽到了德国军人的职责,所以当他投降的时候,所有人,除了希特勒之外都很满意,希特勒以“叛国罪”缺席判处他死刑。而寇尔蒂茨显然人缘非常好,他的朋友保护了他的家人,逃过了希特勒的迫害,而他在英国和美国辗转关押了一段时间后在1947年获释。1956年他重回法国,和泰丁格所说一样回到当年德军司令部所在地茉黎斯酒店,但是并没有骄傲地对旁人说起当年那一切。
但非常可惜的是,被无数吨炸药威胁的巴黎,历经战火的巴黎,用它的美感化了侵略者,完整地保全了下来,却在和平时期损失了它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巴黎圣母院。
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着火,其屋顶三分之二被焚毁。巴黎圣母院著名的玫瑰窗也在这次火灾中被焚毁。这座古老而美丽的教堂,是亨利六世与拿破仑加冕之地,是圣女贞德正名之所,是耶稣基督荆冠的保存点,也是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的发源地。它的建筑与雕塑无比精美,名闻遐迩的玫瑰窗直径有15米,无论从历史、文化、艺术、文物各方面看,它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而它在不经意间被毁掉,更令人感到世事的无常与残酷。这一次,巴黎真的在燃烧。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