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质量是尊重出来的”谈起
教师之所以值得尊重,一是因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尊师就是尊道;二是师乃长者,尊师不仅是“敬贤”,而且是“尊老”。
从学生层面来说,尊师不仅是感恩的表现,更是成才的基本出发点。学校是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地带,教师对于学生的责任,不像父母基于天然的血缘伦理义务,更多是一种社会的或职业的要求;但也不像社会上许多人际关系那样淡薄、功利,而是多了不少爱护、教育的色彩。尽管和学生没有血缘关系,教师却要像亲人一样担负起学生终身发展的职责,且不计较功利得失,这是多么崇高的职责。
因此,学生尊敬老师,就是感激老师的恩德。而懂得感恩,便可以用温暖的心态面对生活,积极回报社会,获取更多幸福感。
记得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刚上讲台就执教毕业班,没有教学经验,不熟悉教材、考点,也不善于管理学生。但学生们却不觉得我年轻没有经验而轻视我,反而处处都为我着想,将我视为知交好友。我在校园内感到特别温馨、舒畅,教学也非常卖力。那届毕业班中的学生都是很朴实的同学,无论是成绩好的同学还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都能打成一片,都能相互扶持,每当下了课就会有同学欢畅地跑来办公室问问题,有时候会拿点家里的花生、糖果来和我分享,有时候还来我这里偷偷拿我的教案去看。那时候无论班主任还是我们这些科任老师,都很年轻刚毕业没多久,带着这群半大孩子,在高考的路上一路向前。
那年的高考,我们班的孩子考得很好,全班共有17名学生上了重点大学。也有的同学没有考上大学,却丝毫没有失落的心情,毕竟离开了高中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他们。毕业那天他们很开心也很难舍,同学们相互合影,依依惜别,相拥而泣。
很难想象,当时像我们这样一群年轻的教师,能引导学生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描绘美好的未来。我在回忆和反思,当年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群普普通通的孩子和普普通通的老师在一起创造了这样好的成绩,我想我们所拥有的不仅仅是那无畏无惧的初心,更多的是学生们给予的那种不带任何犹豫的信任和尊重。真正创造辉煌的并不是老师们,而是那些可爱的学生们,他们用对知识的渴求,对大学的渴望,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对老师的敬与爱成就了自己的辉煌。
高中的目标是高考,是学生的高考成绩。在学生取得成绩的背后,真正发挥关键性作用的无疑是老师的辛勤付出,更是学生的孜孜以求。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学生的好学、勤学是教师善教、乐教的前提。所以只有学生热爱学习、喜欢他们的老师,才是学生成绩迅速提升的根本之道。
所有人都应该理解这样一个道理,只是靠几个所谓的优秀教师是提高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师生协力、相互配合。任何教师都无法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年年位居前列。假如一名老师,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后来仅仅因为一段时间的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就要被迫停职待岗,换了任何一位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况都会寒心,学校也绝不会如此作为。因为这样做的后果不仅无助于教学成绩的提升,更会导致人心的离散,教学成绩的一落千丈。撕去教师的尊严,通过逼迫教师的手段去提高教学质量,最多的是导致教师们拼命地逼学生,逼来逼去,逼不出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却容易逼出安全事故。
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对待那些曾经辉煌过,却甘于平凡的工作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老师们呢?曾经一位老校长,在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告诉我:在学校工作,一定要尊重老教师,他们从教一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不能因为他们老了,而不把他们当回事。”人都会有老的时候,像他们这样兢兢业业地坚守着自己的最后一班岗,对于自己的劳累和伤病只字不提,悉心教导,任劳任怨,这样的一群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敬仰吗?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还是我们年轻的后辈们,难道不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吗?
尊重教师,并不需要将教师当“圣人”捧着,更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照顾和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所有的老师都是普通人,老师们并不求回报,只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教育质量不是靠谁抓出来的,而是靠同学们、家长们乃至全社会的人尊敬出来的。梁启超、毛泽东、钱学森、邓稼先,哪个历史名人的成长历程离开过老师的教诲?哪个名家巨匠不把尊师放在了第一位?我们的同学又有哪个不是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的家长们哪个不是希望自家的孩子出人头地?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尊敬老师呢?所以成才自尊师始,想成才就从尊敬老师开始吧。
(汇龙中学 黄海鸿)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