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2年11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A16版:【新周刊】副刊
2012年11月23日

难友狱中绣红旗

   本文字数:1243

◇陆汉洲

从当年阅读长篇小说《红岩》,到今夏走进歌乐山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坚贞不屈的革命志士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于度外。同时,我也毫不怀疑,革命志士始终有一种纯洁的对生的憧憬和向往——憧憬革命胜利的景象,向往能活着走出牢房,去迎接山城和全国的解放。

虽然,高筑的院墙、密布的电网,还有戒备森严的岗哨和碉堡,将白公馆和渣滓洞封锁的水泄不通,但仍挡不住革命胜利的消息,透过各种渠道不断传来。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出了《向全国进军命令》。是日,我百万雄师渡过长江。4月23日,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攻占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每有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难友们总是异常兴奋地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秘密传递,互致胜利的祝贺。

1949年10月1日,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白公馆,难友们的那一种激动和兴奋之情喷发到了极致。难友们为此相互拥抱,甚至忘情地在地上打滚——视牢房为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喜庆的广场。这一刻,每个难友都在努力想像着新中国成立的热烈场景,每个牢房里都发出欢呼声:“新中国——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新中国!”这一刻,“平二室”牢房里的罗广斌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一个念头。他动情地对同室的难友们说:“同志们!我们也应该做一面五星红旗,去迎接重庆的解放!”罗广斌说完便把自己的一床红色的绣花被面取下,难友们悄悄拿起一把之前偷偷藏起来的剪刀,将黄色的草纸剪成了五颗红星。然而,难友们却谁也不知道五星红旗到底是啥样子。大伙儿经过讨论,最后一致认为:红旗中间应该是一颗大星,代表我们党,红旗四个角上是四颗小星,代表四万万中国人民,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于是,他们用饭粒将草纸剪成的红星贴在被面上。

紧接着,由罗广斌执笔,兴奋中的“平二室”牢房的的难友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集体创作一首题为《我们也有一面五星红旗》的诗:

“我们有床红色的绣花被面/把花拆掉吧,这里有剪刀/拿黄纸剪成五颗明亮的星,贴在角上/再找根竹竿,就是帐竿也罢//瞧呀,这是我们的旗帜/鲜明的旗帜,猩红的旗帜/我们用血换来的旗帜/美丽吗?看我挥舞它吧//别要性急,把它藏起来呀/等解放大军来了那天/从敌人的集中营里,我们举起大红旗/揪着自由的眼泪/一齐出去……”

无疑,这是罗广斌所在的白公馆“平二室”牢房难友的心声,也是整个白公馆及其渣滓洞难友的共同心声。可惜,难友们在狱中绣制的这面五星红旗最终未能扛出去。红旗制作好后,难友们把它藏在牢房的地板下。解放后这面红旗才被人发现。

难友们狱中绣红旗的动人故事,后来陆续被写进长篇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里。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发生在白公馆“平二室”男牢房的这个故事,后来在文学作品和舞台剧中,演绎成了发生在江竹筠所在的渣滓洞女牢房的事。经过艺术加工的这个真实故事,更加扣人心弦,更具艺术感染力。那首由阎肃作词、羊鸣等作曲,脍炙人口的歌剧《江姐》插曲《绣红旗》,通过彭丽媛情真意切的演唱,从此传遍了大江南北:

“线儿长 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了你/盼到了你……”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