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中国人贿选我 说只要名誉不要钱
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应邀来华畅谈莫言之余还抖了不少料

诺
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先生应邀来华,并在上海举行“《巨大的谜语》——与马悦然一起谈诗论译”系列活动。他在夫人陈文芬陪同下与媒体面对面。他表示,“颁奖给谁,18个评委会有漫长、激烈、多轮的意见交换。今年莫言得奖,大家的意见算是比较一致的。”
有人在胡乱“开枪”
“莫言是什么身份一点也不重要。他在著作里所表达的对社会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很多人觉得,在中国,和莫言一样优秀的中国当代作家或比莫言更优秀的当代作家都没有得奖,但是莫言得奖了,这是否意味着诺奖有一定的随意性?
马悦然: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一个世界冠军,奖是颁发给一位好的作家,莫言是一位好作家。世界上好的作家可能有几千位,但是每年只能够颁发给一位作家。今年我们选的是莫言,明年评给另外一位,不是什么世界冠军,就是颁发给我们这些评委认为很好的作家的一个奖项而已。什么是好的文学呢?当然这个是非常主观的。
记者:很多舆论对诺奖这次颁给莫言表现出不理解,你是否注意到了这些言论?
马悦然:我知道他们的非议,主要集中在莫言的官方身份,认为他是共产党员,还是作协副主席。他还抄写了《讲话》。他们不喜欢。批评莫言的那些人,他们连他的一本书都没有读过,他们不知道里面写了些什么,胡乱“开枪”,这个让我非常生气。我读过莫言很多作品,也读过很多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但是我认为没有一个作家比得上莫言,他实际上敢于面对中国最真实的现实,他敢于描写社会不公,他敢在作品里表达批评,但是别的人就不一定敢。莫言是什么身份一点也不重要。莫言在他的著作里面所表达的对中国社会的看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依据是什么?
马悦然:惟一的标准就是文学质量,对于作者的政治力量,我们是不管的,文学质量是惟一标准。
我不靠莫言“发财”
那些找我的人甚至跟我说,“获奖的奖金给你,名誉归我”。
记者:有一种判断说中国文学在世界处于边缘地位,你是不是承认这种说法?莫言获奖以后将给世界文坛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马悦然:中国文学早就上了世界文学的榜单,很多外国人在关注中国文学,但是翻译成外文的著作太少。莫言可能是中国译成外文最多的一个作者,莫言的那些翻译著作帮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记者:你曾经说过中国很多作家联系过你,希望得到你的推荐,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中国很多作家都渴望得到这个奖项呢?
马悦然:我每个月都会收到信和稿子,他们让我把稿子翻译成瑞典文,让他们得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们不是什么真正的作家。有一个山东的文学干部,他半年之前给我寄了很多画,什么古书,我都给他送了回去。后来他就不送我,改送别的评委了。那些找我的人甚至跟我说,“获奖的奖金给你,名誉归我”。但是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没有一个我读过的中国作家敢给我写这样的信。
记者:网上有传闻说你翻译的莫言作品即将在瑞典出版,你却没有避嫌参评,因此这是一次商业机会的炒作?
马悦然:我喜欢莫言的中短篇小说,我认为他的《透明的红萝卜》写得太好了。我曾经将他的3个中篇小说分别译成瑞典文给其他评委阅读。这些译作在诺奖发布之前我是不能发表的,我一发表就有人会说,这里面有内幕,有利益关系!我得等莫言得奖之后,才能出版这些作品。现在舆论说,马悦然要借着莫言作品发财了。他们不知道,这个出版社是白白出版的,我一分钱都不要。因为我已经得到了钱了,我是瑞典学院的院士,瑞典学院叫我翻译莫言的作品,我翻译了很多,他们给我稿费了。
☆链接
马悦然生于1924年,一生致力于汉学研究,尤其着重于诗歌历史的发展。他译成瑞典文的中国文学上古、中古、近代、现代与当代的著作总计50册。他同时也是现代瑞典语著名诗人的英文翻译者。中文著作包括《俳句一百首》《另一种乡愁》。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