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每年举行慈善“一日捐”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慈行善举在东疆小城蔚然成风——
涓涓细流汇聚爱心之河
本文字数:1304本报记者 潘瑾瑾
日前,市慈善基金会在《启东日报》刊登了全市慈善“一日捐”明细。截至7月12日,市慈善基金会共接收354家单位“一日捐”善款485万元。这也是自2014年我市开展“一日捐”活动以来,市慈善基金会第五次刊登“一日捐”明细。
挖掘社会资源,拓宽捐赠渠道
在“一日捐”活动期间,市新闻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尹倩倩将一张崭新的一百元人民币投入单位捐款箱,这是她走上工作岗位后第一次参与“一日捐”活动,“用一天的工资就能帮助别人,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她笑着告诉记者。
何为“一日捐”?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本华向记者介绍,“一日捐”就是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包括垂直管理部门,学校、医院等)及各类企业干部职工捐赠一天工资;农(居)民和学生本着自愿原则,每人捐资一元,多捐不限;各企业、商业门店捐赠一天利润。“我们计划通过‘一日捐’活动,积极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不断拓宽捐赠渠道,募集更多的善款,用于对全市困难群众的重点救助、精准帮扶。”黄本华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2014年开展“一日捐”活动以来,市慈善基金会共收到捐款近4000万元。在每一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我市从上到下都踊跃参与,奉献爱心,在全市掀起捐款热潮,营造了浓厚的慈善氛围,有效扩大了慈善捐赠者的队伍。
涌现浓浓爱心,折射城市温情
早在“一日捐”活动开展伊始,考虑到部分企业法人常年在外,不知晓慈善活动的开展。时任市慈善理事会理事长的周嘉生写信联系了启东电力安装公司董事长龚一忠,希望他能参与到活动中来。龚一忠接到来信后,第一时间托人向理事长转达愿意参与慈善的想法。不久,启东电力安装公司就向市慈善基金会捐赠了10万元善款,“这是企业家愿意回馈社会的暖心钱,我当时真是非常感动。”时至今日,周嘉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多年来,在慈善‘一日捐‘活动中,总会涌现出很多感人的人和事。”黄本华感慨地说道。除了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退休老人也积极参与和关注“一日捐”活动。退休干部卞一峰、茅建刚等在“一日捐”活动期间经常托人或亲自来到市慈善基金会办公室献出自己的爱心。
家住寅阳镇寅东村的耄耋老人施志明每年参与“一日捐”活动,施志明老人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所捐的善款也都是老人辛苦种地所得。即便如此,老人在积极参与“一日捐”活动的同时,还热心捐助贫困学生。16年间,施志明捐款19次,共计21500元。“我烟酒不沾,攒下的钱对子女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如果捐给有需要的人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位朴实的老人这样告诉记者。
打造帮扶品牌,开展专项救助
家住吕四港镇念总村的小沈今年考上了大学,但因为父母都是残疾人,家里无力负担大学学费。正在小沈一筹莫展时,市慈善基金会知道了她的情况,将她列为大学生资助对象,今年9月小沈如期去大学报到。
近年来,市慈善基金会联合红十字会、残联等慈善公益组织和单位,每年通过“一日捐”活动、定向捐赠、专题捐赠、协议捐赠等方式募集善款,始终做到将善款用到政府最关心、百姓最需要的救助项目上。
多年来,市慈善基金会每年资助的大中小贫困学生在1000名左右;重点救助的大病患者在300名左右;为近6000名低保、重残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为全市1.3万人约9000户低保和散居五保户缴纳人身意外保险费;资助市特教学校50多名贫困残疾学生。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