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7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影像
2018年07月19日

高家镇老街:

变与不变

   本文字数:1117

文/李朱雳 图/潘杨 老苏

 

老街驮载着旧时光的印迹,也把旧时风物、人文传说一并延续。在老街上慢慢穿行,似乎游走于街巷的微风里仍有当年情、当年事,甚至当年的吆喝声、织布声、读书声、锣鼓声,也在树间瓦上细细作响。

沿着人民路一路朝西,在红阳河桥东侧继续朝南,可以看到一条东西走向的“高家镇桥”。“这桥东边就是老街了。”同路的曹师傅说,这条东西走向,长约300米的应该就是老街。沿路寻去,虽然房子都已闲置旬日,但依然能看出当年“闹猛”的风采。

走到街东头,我们的扮相引得老街上居民频频侧目,一个拿着本子,一个举着相机,也许给安静而独立的老街之池带来不小涟漪吧。“你们是做什么的?”一位阿姨从房门里探出身问起,得知我们是来寻访老街后,阿姨笑着说,以前也有人来拍过照片的。

阿姨叫茅沈医,今年63岁。“我以前是民主八大队的,40年前嫁到老街上。”阿姨回忆起当年的场景,还是有些感慨的。“那时候有个菜场,附近很多商铺的,人也特别多。”一边说着,茅阿姨领着我们朝西走去,指着一幢剧院样式的大楼。“这是电影院,记得八十年代中期刚建成,每次放电影人很多的,后来大家有电视机了,看电影的人也少了,慢慢萧条下来了。”走在街上,阿姨碰到个熟人,就老街的昔日盛况聊了起来。“以前的街上很多商铺的,现在都搬走了。”

来到民裕街50号,茅阿姨向我们介绍,这就是老街上最古老的房子。走到屋内,见到一位充满岁月痕迹的老人,他面对阿姨的介绍,只是笑笑,很淳朴。

“老伯您叫什么?”面对询问。老人不答话,拿起笔工工整整地写下了3个字:黄家骏。一个平常拿惯锄头的庄稼汉,拿起笔来的那份认真,令人动容。黄老伯今年79岁,用他的话来说,“我一直就是种田的。”从茅阿姨的介绍中,黄老伯父亲以前也是做生意的,就在这个老宅子里,卖点小东西,日子也算可以。“他老婆以前可是汇龙镇厂里面的呢,是大学生呢,虽然过世了很多年,每个月还有不少补助的。”茅阿姨说。对此,黄老伯摆摆手,“她叫季锡芳,中专毕业,在印书厂工作,已经走了十多年了。”黄老伯的语气顿了顿,让人有点心疼。

黄老伯有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一个孙女。“两个儿子就住在北面,一个在外面工地打工,一个在搞运输,他们住的地方离这不到200米,时不时会过来看我。还有个儿子在汇龙镇做保安。”说到子女,黄老伯的眼里多了些许色彩。“大孙子28岁了,在林洋,孙女23岁了,在南京念大学,今年要毕业了。”黄老伯一边笑着,一边摇摇头,语气里有了一些溺爱。

“这几十年老街有啥变化?他们都在变,我没变。”黄老伯淡淡地说。

从黄老伯家走出几十步,听到电动织布机的声音,抬头瞥见,几个阿姨在里面做衣服。工具变了,做衣服的人也渐渐年长,老街的生活也在变,也许就像黄老伯说的,很多人和物都在变,不变的已经不多了。

扫码看更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