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5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江海潮
2018年05月16日

蚕豆情缘

   本文字数:834

陈建平

蚕豆年年有,年年被追捧。蚕豆新鲜美味,土生土长,从田头上餐桌三十分钟即可。也只有我们家乡长江大海孕育的沙地生长的最好。

小时候是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父母亲用勤劳的双手在宅前屋后种上一些,才能千方百计让我们吃上一顿炒青蚕豆。虽然不像现在一样开怀,只是浅尝辄止,可是那种美味是刻骨铭心的。我们众多的兄弟姐妹是农家子弟,儿时随着父母在田地摸爬滚打长大,蚕豆是儿时的伙伴。春天来了,历经寒冬风霜雨雪的蚕豆,开始返青抽枝,生发新叶,这时候我们开始寻寻觅觅,拢着蚕豆枝,一棵棵仔细寻找蚕豆耳朵,它是有别于大多数蚕豆叶,是一种叶柄处连着的小叶,呈喇叭状,极为罕见。听大人们讲,谁找到它,长大了会耳聪目明,一生顺顺利利。有时会真正找到,我们便会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幸福满满的。随着天气日渐湿润,蚕豆很快繁花朵朵,花像极了蝴蝶,底部紫色向上晕开,其中点厾出大比例黑斑,凑近她一股清香沁人肺腑,有时会情不自禁摘下几朵,会挨大人骂的。长大了我们兄弟姐妹天南海北,各奔东西。到了吃蚕豆的季节,有机会在煲电话或微信时聊起它,激动之意溢于言表,声调为之倾情。

蚕豆,家乡人又叫寒豆,大概是经历寒冬的洗礼,家乡人给与的形象称谓。蚕豆应该是历经寒冬煎熬,方得花香味美。而鲁迅在《社戏》中名其曰:罗汉豆。是钱塘江及杭州湾沙地孕育而成。无独有偶,同样的地域文化孕育的美味。难怪先生朝花夕拾时还不忘蚕豆美味,因此也不忘乡村小伙伴的情谊。蚕豆早年随家乡拓荒者一起在江海这块沙地一代代繁衍生长。家乡俗话:一熟蚕豆一熟麦,种来头发胡子雪雪白。不仅赞美了蚕豆带给家乡人民温饱,也歌颂了家乡人民勤劳、奉献的精神。蚕豆还在家乡历史上有着创造国家外汇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由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国家缺乏外汇储备,而国际市场需要蚕豆,家乡人民勒紧裤腰带,把蚕豆全数上缴国家出口,争取外汇。这些我们这代人记忆犹新,温饱之余,尚不敢忘怀。

蚕豆的鲜美不仅仅是本身,更多的是一种情结,一种亲情乡愁,或凝重或醇香。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