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4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18年04月26日

金山银山一担挑

   本文字数:1110

本报记者 蔡樱子

【历史档案】

1964年,启东实现粮棉双高产,44万亩粮田平均亩产粮食832斤,59万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131.7斤,双双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目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1965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产棉区要力争粮棉双丰收》的社论,称启东是实现粮棉双丰收的“一个比较突出的范例”,号召全国向启东学习。从1962年起,启东代表先后12次出席全国性农业工作会议,8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73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专稿,给予启东《金山银山一担挑》的美誉。1978年,启东棉花总产104万担,单产181斤,成为江苏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百万担皮棉县,再创历史高峰。

【记者追踪】

“棉花县长”是当年周恩来总理对原启东县常务副县长秦素萍的亲切称呼。4月16日下午,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了秦老,91岁的秦老讲述了当年战天斗地夺“金银”的故事。

“1963年8月,因为在启东县主抓棉花生产,我来到北京参加第二次全国棉花工作会议,亲耳聆听了周总理掷地有声的讲话。”受到极大鼓舞的秦老回到家乡后,发动全县干群,甩开膀子干了起来。喊响了“立足黄海边,胸怀全世界”“用革命精神种田,以科学态度种田”等口号,全县办起了六百多所红专夜校,培训植棉种粮人才。树了36个红旗大队、72个标兵生产队,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群众运动。

“50多年了,但周总理接见我的情形一直在眼前。”秦老的语气激动起来。1965年3月,秦素萍再次进京,出席了全国第四次棉花生产会议。她代表启东介绍了粮棉高产经验。周总理很是满意,当众表扬说:“启东县人多地少,每人亩把地,半粮半棉。棉花高产,粮食也高产,自给有余,这个办法好。我们就是要树这样的典型,这种经验值得提倡。”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启东县被周总理树为粮棉双高产的典型。1965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社论《产棉区要力争粮棉双丰收》,号召向启东学习,头版二条还刊登了秦素萍介绍启东工作经验的长文。

秦老说,就是在第二天下午的座谈会上,周总理和她相邻而坐。轮到她发言时,总理亲切地询问具体情况。“总理仔细询问了启东有多少农田、粮棉各有多少面积、产量多少,如何预防台风等。”秦老一一回答,对于启东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缺少生产工具,如小型拖拉机、铁搭柄等。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原中共中央农工部副部长江一真马上来到启东调研,很快就调来了5万吨磷肥、几十万根用于做铁搭柄的竹杆。

在那个年代,启东不断克服台风等各种自然灾害,粮棉持续实现双丰收。1973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又刊登《金山银山一担挑——介绍江苏省启东县粮棉连年双高产》的文章,充分肯定了启东的高产经验,为支援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金山银山一担挑”这一说法不胫而走,成了启东的代名词。

【相关链接】

随着我市种植结构的调整,目前全市棉花种植面积2万亩,农民的经济收入更加多样化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