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 汤圣家
参拜八宝山
赴京开会,食宿于京燕大饭店。饭店离八宝山革命公墓(习称“八宝山”)仅两站之距。会后我特地参拜了八宝山。
进入公墓大门,笔直的大道直通前方,大道两侧绿树成阴,齐整密集的墓碑群,成片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整个墓园庄严肃穆、幽静雅致。公墓里边分骨灰堂和墓区两大部分,后来又增加了骨灰墙(壁葬)部分。沿着大道一直往里,便是国家领导人的长眠之地一墓区。一墓区有三座突出的陵墓。中间一座是“任弼时同志之墓”,毛泽东题名。西侧那座的墓碑上,工工整整刻着宋体“张澜主席之墓”六个大字。在任弼时陵墓的东侧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同志之墓”。后来,陈云、彭真、李先念等领导同志的骨灰也先后安葬到这里。大道东西两侧是普通二、三墓区。
参拜八宝山,除了缅怀那些耳熟能详的革命先辈,同时还要浏览、欣赏富有艺术特色的墓碑。碑文异彩纷呈,有联语、格言、警句、诗词、图片。墓地还有雕塑,许多名人的书法、怀念文章。
陈云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墓碑上刻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他毕生以此为行动准则。李先念的碑文联语:“先天下之忧而忧,与天地同在;念人间之乐而乐,共日月齐光”。高度赞颂了干群同甘共苦的作风,以及实现崇高理想的革命斗志。毛泽东的亲家、李敏的公爹孔从洲的碑文:“戎马六十年功在华夏;诚信八十载德在人间”。舒同墓碑上舒体文字娟秀飘逸。舒同是中国书法家协会首任主席。毛泽东赞扬他是“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李富春蔡畅夫妇墓地上有两尊真人大小的古铜色雕像,男站女坐,目视远方、笑对人生。许杏虎和朱颖是新闻战线上的年轻伉俪,他俩于同年同月同日(1999.5.8),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不幸以身殉职。我为其英年早逝,不禁唏嘘不已。
不少国际友人,寿终后也融入八宝山墓区。如朱德题名的中国人民之友、美国革命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郭沫若题名的美国进步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杨尚昆题名的美国著名医学博士马海德等。
最后我参拜了骨灰墙。骨灰墙也叫壁葬,即将骨灰盒嵌进墙壁内的一种葬式。每格可放两只骨灰盒,壁面区域,可以安置遗像、鲜花、供品。壁面上可写小字对联:悠悠父母心,戚戚儿女情;音容宛在,风范永存;寿终恩德在,身去言容存;忠魂垂千古,丹心映后人,等等。
八宝山革命公墓里的“宝”太多了,我边浏览、边拍照、边记录,可谓人困马乏,精疲力竭。但想到我丰硕的收获,精气神又上扬了。当我走出公墓大门时,蓦然想起诗人臧克家的名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诚然,那些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英勇献身的烈士、奋斗终身的先贤,虽死犹生,都是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和纪念的。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