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2年05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02版:综合
2012年05月24日

建来“名利双收”

——近海镇爱民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样本调查

本文字数:1966

本报记者 姜斌

近海镇爱民村位于近海镇镇区南侧,距市区约20公里,是个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镇郊农业村。2008年以来,爱民村党总支以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为突破口,在成功兴建500套连片农民联建房的同时“名利双收”,先后兴办8件民生实事,增加村集体收入217万元。

乘势而为,居住区建设成功试水

在启东全市乃至整个南通的非城关行政村中,爱民村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无论规模还是品位都堪称领先。

2008年下半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有条件镇村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爱民村党总支觉得,对他们这样的集镇所在地村庄和经济薄弱村,这是一件千载难逢的大好事。

依照近海镇区域规划,村里在镇南交通主干道两侧新辟一个商住区,并在镇南南海公路北侧划出首期13亩土地,建设居住区。什么样的农户可以申请?镇、村两级商定“本村居民优先,兼顾周边村农户”,而其前提,必须是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民。

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无论方位、朝向、楼式,还是结构、质量、工期,还有相关的监理程序、配套设施、施工费用,包括镇村收取的配套服务费,都必须合法合规。为此,爱民村根据农户意愿,请来市规划设计院进行设计,确定商住区和居住区楼高统一为五层、居住区每个套房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居住区如何建造才能让人放心?村里经过深思熟虑,采用了两种方式。商住区由农户自行邀请有资质施工队建设,镇、村代为审核、监管、验收;居住区由村委会出面委托施工企业代建,再按实际建设费用分摊于农户。

2009年秋天,爱民村首批100套商住楼和64套联建房成功建成。由镇村负责实施的路、电、水、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也与之同步到位。随后,农户欢天喜地地搬进新居,更多群众争相看房、订房。有此基础,村、镇联手一鼓作气,2010年又推出120套商住楼和16套联建房,去年再兴建130套商住楼和64套联建房。而今年兴建的50套联建房又已封顶,7月底可交付住户。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让原本默默无闻的爱民村一下子名声大噪。

优势明显,居住区效应一石多鸟

镇村联手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显现的效应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总计500套商住、居住房拔地而地,让爱民村俨然成了一个城郊新社区。与此同时,村里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绿化造林,及时拆除平整了搬迁农户的破旧房屋,强化了卫生、保洁、绿化管理,爱民村面貌大变、气象一新。

进镇区、住套房、做城里人,是乡下人的梦想。3组农户张建新早在4年前就有了盖新房的想法,因宅基地不称心,便想进城购房,但城里房价不菲,老张十分纠结。村里开建联建房,他第一批报了名,结果以每平方米1050元的造价就住上了大套间。村里建设集中居住区,入住农户是最直接受益者。在三期已竣工的联建房中,首期造价仅为1000元出点头,第二期不足1500元。第三期,虽因建材涨价、人工费用大增而升至2100元,但这个价格,仍比城里便宜了好多。

联建房节省了大量耕地和大笔建设资金。按照启东农民的建房惯例,一般户均盖房占地(含宅院)约需250平方米,而联建房每套实际占地仅为30.6平方米,爱民村500套联建房,一举省下了150亩土地。农户联建住房,所节省的资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农户分散建房,各种材料都要自行采购,各种手续也要自行办理,各种费用要远远大于集中办理和集中建设。保守估计,以每户节约8000元计,500户就节省开支400多万元。

爱民村集中居住区的另一大效应,即为村级经济引来了源头活水。农民建设联建房,镇村两级按不同的责任分工,依照国家小城镇建设的有关规定,向农户或施工单位收取一定的配套费。4年来,爱民村从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中总计获得配套费217万元。由此,爱民村一举摘掉了已有10多年历史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帽子。截至目前,村集体在拿出150多万元为民兴办民生实事的前提下,账面结余资金仍达到63.13万元。

造福于民,引源头活水富民兴村

这些年里,爱民村的农民联建房一幢幢地建了起来,村党组织利用不断壮大的集体经济迈开了造福民众、繁荣村庄的步伐。全村一个又一个幸福工程不断推进,社会事业步步领先,广大群众交口称赞。

村里在不需要农民负担一分钱的前提下,于2011年在全镇率先完成12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村里为此投入配套资金达到90多万元。脚不沾泥上镇进城,老百姓告别了世世代代走泥路的历史,直夸村干部有魄力、会办事。

在全村道路实现白色化的基础上,2009年开始,爱民村高标准开展农路绿化工程,总计栽种香樟、银杏、玉兰等景观树木12000多棵,条条村级公路绿树成荫。爱民村也是全镇最早实施亮化工程的村。去年,村里投资28万元在12公里农村公路沿线安装路灯270盏。路灯照耀村庄,农村如同都市,百姓欢天喜地。村里还在重点路口和主要居民区(点)安装了19只治安探头,百姓安全感大幅提升。

在爱民村,村里利用农民集中居住区所获得的集体收入,不断推进各项民生实事。村里补贴5万元实施卫生厕所改造工程,让农户告别老式茅厕。村里拿出14万元,完成了区域供水进村入户,所有农户喝上了甘甜长江水。2008年至今,村里连续4年出资帮助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村民参合率100%,还连续3年资助农民购买家庭财产保险,为广大农户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